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往的血液流变学实验证明:中风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高粘滞血症居多。笔者通过对45例中风病患者刺络疗法治疗前血液流变学观察,发现刺络放血可明显改善中风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提示刺络疗法对中风病的预防及治疗均有积极作用。 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均为住院的中风病病人。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4岁;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均为脑梗塞患者,疗程15天。 2 治疗方法 2.1 局部刺络拔罐均取中风病人之患肢穴位,取肩前、曲池、合谷、阳陵泉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3~5滴,然后闪火拔罐,出血量至2~5ml。 2.2 整体取穴:取膈俞、肝俞,放血方法同上。 2.3 十宣放血:用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出血量1~2ml。  相似文献   
32.
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妍  韩宝杰  励志英 《河南中医》2009,29(4):394-395
目的:采用毛刺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毛刺法,且不分期治疗。取穴主要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颊移、下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80.00%,治疗组痊愈率为96.67%,而且治疗组痊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疗程缩短。结论: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
<正>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放射治疗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治疗后多会遗留各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案用通关利窍针法结合三焦针法为主可明显缓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芒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芒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2例(占64.0%),好转14例(占28.0%),无效4例(占8.0%),总有效率92.0%.结论:芒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5.
以往的血液流变学实验证明:中风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高粘滞血症居多。笔者通过对45例中风病患者刺络疗法治疗前血液流变学观察,发现刺络放血可明显改善中风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提示刺络疗法对中风病的预防及治疗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6.
针刺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使肌肉收缩加强,损伤部位神经的肌肉功能使之发生被动收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保留肌肉的正常代谢.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方法主要包括:单纯针灸疗法,电针疗法,针灸配合其他疗法等,方法多样,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7.
韩宝杰 《光明中医》2006,21(8):36-36
中风后情感障碍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或躯体症状的复杂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我们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运用针刺治疗中风后情感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刺络疗法对中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宝杰 《天津中医》2001,18(1):28-29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温灸髀关穴对卒中后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患者采用等候对照法,以入院时间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深刺髀关穴加温针灸,对照组口服左旋多巴,治疗28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髀关穴温针可治疗卒中后不宁腿综合征。  相似文献   
40.
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临床上一种较少见且难治的疾病。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此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采用平衡针法治疗脑中风后共济失调共45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