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95篇
  1篇
中国医学   23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定堃  林俊芝  韩丽  王莹  杨明  郭治平  邹文铨 《中草药》2013,44(24):3457-3464
目的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制备并表征具有核壳结构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方法 以粒径为评价指标,研究壳粒子的制备时间;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复合粒子的复合时间。分别制备青黛细粉、白矾细粉、青黛-白矾细粉混合物及青黛-白矾复合粒子,从粒径分布、粉末颜色、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晶型结构方面对比研究4种粉末的差异,以表征复合粒子的核壳结构。结果 壳粒子在振动磨中粉碎17 min后加入核粒子,两者一起复合5 min,复合粒子的表面润湿性与壳粒子无显著差异。4种粉末在粒径分布、颜色、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晶型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复合粒子的众位粒径d0.9为32.818 μm,远小于混合物,其颜色、表面元素分布与壳粒子高度类似,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存在众多小颗粒包覆在大颗粒表面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谱中核粒子大部分的特征峰消失或强度减弱。结论 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其表面性质与壳粒子类似,与核粒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2.
对微粉硅胶的粉体学性质进行了归纳,并对制备工艺、表面改性、干燥工艺等影响粉体学性质的因素加以分析;对多种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及微粉硅胶的促崩解、助悬、促吸收等新用途进行了介绍。虽然微粉硅胶用于药物输送系统已有较多报道,但目前的研究都只局限于一些药物在动物细胞中的传递,在将来的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体内代谢、急性和长期毒性、长期稳定性、循环性能等,特别是药物载药系统在体内的详细过程及毒理学研究,将微粉硅胶用于临床之前还要进行长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3.
经皮给药系统促透方法及其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经皮给药系统的文献,介绍纳米载体和物理促透法的作用机制,及各种促透方法联用研究进展。透皮促透方法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药物的皮肤渗透性差,克服了皮肤角质层屏障等问题。而且几种促透方法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使促透效果更佳,推动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来多种促透新方法和新技术被用于经皮给药系统,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使得大部分药物经皮制剂的开发成为可能,今后应加强对透皮促透方法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推动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艾烟浓度检测中的光学浓度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数据拟合,实现数据间的折算。方法:以CSED-A气体染毒仪和HOPE-MED 8050系动式染毒柜进行光学浓度检测,以遮光率(%)表示;以P5L2C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检测艾烟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以质量浓度(mg/m~3)表示。采用P5L2C光散射式数字微电脑粉尘测试仪分别监测不同染毒柜染毒腔内不同遮光率水平的艾烟的质量浓度,监测时采样口原则上与鼠的高度一致,进行多个遮光率的多次质量-体积浓度的监测,每个浓度重复3次。采用最小二乘法,运用MATLAB分别对CSED-A气体染毒仪和HOPEMED 8050系列动式染毒柜进行曲线拟合,以实现数据间的折算。结果:CSED-A气体染毒仪的拟合公式f(t)=414.4403*t^2+263.8095*t-3.0725 r~2=85.8315;HOPE-MED 8050系列动式染毒柜的拟合公式f(t)=182.3730*t^2+141.2080*t+4.4667 r2=3.7984。结论:实现通过拟合公式对艾烟光学浓度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折算,对今后艾烟实验的进行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建立三勒浆口服液(SOL)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量,为SOL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建立SOL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柯里拉京和鞣花酸指标成分的定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在SOL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中,共确定22个共有峰,同时利用相似度软件对10批SOL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在0.95以上;通过对比特征峰的保留时间,指认出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3号峰)、没食子儿茶素(8号峰)、表儿茶素(15号峰)、柯里拉京(16号峰)和鞣花酸(21号峰);并且10批样品中没食子酸的量在5.743 2~7.538 0 mg/m L,没食子儿茶素的量在0.492 9~0.847 1 mg/m L,表儿茶素的量在0.529 7~0.8048 mg/m L,柯里拉京的量在0.937 5~1.756 5 mg/m L,鞣花酸的量在0.352 7~0.554 5 mg/m L。结论所建立的SOL HPLC指纹图谱和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分离效果较好,重复性好,实现了对SOL定性和定量的双重研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PD患病的人数日益增多,现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2])。在中医学理论中,PD归属于"颤证"范畴。中医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治疗PD,具有独特的优势~([3])。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中医药能够减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阿胶枣的免疫调节作用,蛋白质含量为≥2 g/100 g。方法:阿胶枣人体推荐量:每人(成人)每日60 g/60 kg体重。试验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0只),即小鼠每日每只经口给予(加入饮水法),分别是高剂量组0.6 g,30 g?kg-1体重,中剂量组0.2g,10 g?kg-1体重,低剂量组0.06 g,3 g?kg-1体重,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30倍、10倍和3倍。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和饮水,连续给予受试物16 d后活杀小鼠并测定各项免疫指标。结果:阿胶枣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足跖肿胀度;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抗体生成脾细胞数及巨噬细胞吞噬指数;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器官重量。结论:阿胶枣具有较强的调节小鼠免疫功能、调节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和调节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同时,阿胶枣各剂量组均未见免疫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48.
目的通过筛选增强青黛亲水性的改性剂来研究改性剂与青黛作用方式,并优选出最佳改性工艺,制备适宜汤剂给药的新型饮片,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方法以接触角为亲水改性效果评价指标,通过筛选出不同醇类试剂中最优的改性剂,再经过不同的干燥温度对改性青黛进行热稳定性考察,结合不同醇类试剂、靛蓝、靛玉红的微观结构来初步探讨改性剂与青黛改性作用机制以及改性效果的热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探讨接触角与改善青黛亲水性的关系,并采用均匀设计初步确定最佳工艺。结果不同醇类试剂相较于普通青黛都有改性效果,改性过程中醇分子的-CH3和-OH贡献不同,一元醇碳链越长改性效果越好,多元醇-OH越多改性效果越好,但从试剂的适用性及安全性考虑最佳改性剂为乙醇,最优改性工艺:改性剂用量为19%的乙醇、研磨23 min。结论醇类能有效改善青黛的润湿问题,使用乙醇作为改性剂可行性好,改性工艺稳定可靠,可以成功制备出青黛饮片。  相似文献   
149.
白细胞之间及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是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性损害的发生需要各种细胞的相互作用,从白细胞游走到炎症部位,在通过内皮细胞外渗到组织形成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的过程,都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有关。银屑病的病理改变是一个炎症的过程,所以我们推测S-ICAM1的血清浓度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们检测了50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ICAM1水平,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分析50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接收的500例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斑贴试验,计算总阳性率并观察对比斑贴试验与性别、年龄关系。结果阳性患者438例,阳性率为87.60%,阳性反应率较高的变应原为:重铬酸钾(59.36%)、氯化钴(44.98%)、硫酸镍(43.15%)、芳香混合物(35.39%)、卡巴混合物(33.33%);硫酸镍呈阳性患者189例,其中女性118例(62.43%),男性71例(37.57%),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低于40岁硫酸镍呈阳性患者113例(59.79%),超过40岁76例(40.21%),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而对于芳香混合物而言,超过40岁阳性患者107例(69.03%),低于40岁患者48例(30.97%),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检测准确安全,患者主要过敏原为重铬酸钾、氯化钴等,且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