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考证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和应用规律,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精准的文献参考。方法 以真武汤为关键词,从《中华医典》检索、整理该方1991年1月以前的古籍。以真武汤、Zhenwu decoction、Zhenwu tang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维普网和PubMed中获取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研究文献。考证真武汤的处方来源、药物组成、剂量、炮制、功能主治、病证要素和应用规律。 结果 纳入古籍92部,真武汤首载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组成。剂量以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生姜三两居多。在炮制方面,芍药以生白芍为主,白术以炒用为主,附子以熟附子为主。在应用规律方面,真武汤主要治疗少阴病和太阳病,涉及的症状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大便自利等,脾肾阳虚、阳虚水泛、心肾阳虚是临床应用真武汤的辨证要点。真武汤的应用涉及心血管、泌尿、消化等多系统,包括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结论 本研究体现了真武汤的传承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研发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2.
23.
24.
目的 探讨大黄灵脾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KI)后肾功能、尿蛋白、肾组织病理、肾纤维化及TGF-β1、α–S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黄灵脾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大黄灵脾组大鼠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AKI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灌服蒸馏水,大黄灵脾组大鼠每天予大黄灵脾汤灌胃,连续给药16周。于灌胃第1、4、8、16周于尾静脉取血,并留取24h尿液;第4、16周各组随机处死10只大鼠留取肾组织。检测Scr、BUN、尿蛋白等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黄灵脾高、中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示大黄灵脾高、中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较少,偶见病理管型,肾小管结构恢复较好。治疗第8周,模型组和大黄灵脾低剂量组大鼠尿蛋白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采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制备FSGS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予麻黄附子细辛汤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造模与灌胃周期均为56 d。造模第2周、第4周、第8周留取各组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造模第8周末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留取肾脏组织,检测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观察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足突变化。结果:造模第2、4、8周,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本组造模前和同时期正常组(P<0.01),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同时期模型组(P<0.05)。造模及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血白蛋白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血甘油三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评分及足突融合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肾脏病理变化符合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评分及足突融合率明显改善(P<0.05,P<0.01),肾脏病变程度有所减轻。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有效延缓FSGS进展,改善大鼠因FSGS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