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老年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便秘等患者分别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208例并发症中,除3例未愈外,其余均治愈.结论: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床边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7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护理。结果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50例偏瘫痪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估。经过积极、系统的早期床边康复护理,6周后Barthel指数提高约32分,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 α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凝胶回收前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300bp的小片段及后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6300bp的大片段,并将两者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穿梭质粒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鉴定正确后,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PI-SceI和I-CeuI双酶切重组3突变型穿梭载体,获得含有3突变型HIF-1α(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的表达盒,通过体外连接法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载体Adeno-XTM Viral DNA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腺病毒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再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3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和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564与402双位点突变的HIF-1α基因(Ad-HIF-1α-564Ala-402Ala,简称Ad-H564/402)在大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①将先期构建的Ad-H564/402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毒纯化.用电子显微镜、PCR及测序的方法鉴定并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病毒滴度;②构建急性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Ad-LacZ,Ad-H0,Ad-H564/402和生理盐水(NS)转染术侧下肢骨骼肌,于转染后1,3,5,7 d,应用RT-PCR测定骨骼肌中HIF-1α mRNA的表达量;③基因转染后28 d,选择性下肢动脉造影及血管铸型观察血管密度.结果:①经扩增、纯化后基因突变区信息保存完好,最终滴度达到(6.29±0.26)×1014OPU(optical particle u-nit,光学颗粒单位)/L.②突变体基因Ad-H564/40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野生型HIF-1α基因(P=0.000);且以第7日最高(P=0.000);经两两比较,不同基因组间及不同转染天数间的表达量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③基因转染28 d后造影及血管铸型结果显示:Ad-H564/402组的绒毛小血管数大于Ad-H0组及其他各组.结论:①外源性突变体Ad-H564/402基因可促进体内HIF-1α mRNA的表达.②外源性突变体Ad-H564/402基因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侧支血管形成及微血管新生.③突变体Ad-H564/40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较野生型基因Ad-H0更强.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2例VMC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能量合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治疗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2.5%,治疗组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cTnT浓度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减轻VMC的心肌损伤,有效地减少VMC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液循环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F组(在鞘内注局麻药即刻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稳定)和M组(根据血压下降程度,静注麻黄碱5 mg)。记录麻醉后多时点的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失血量,输液量,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情况,胎儿娩出即刻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F组各时点观察指标均优于M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各时点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麻醉后5 min时减慢(P0.05);F组脐静脉血气pH值、BE值均高于M组(P0.05),PaCO2低于M组(P0.05);F组恶心、呕吐率低于M组(P0.05)。结论: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更能稳定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7.
火针是用特制的针具烧红后针刺人体经络穴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疗法。其优势与特点在于它的“温热”刺激。《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者泣不能行,温者消而去之。”火针能激活人体的阳气,启动下焦命门之元阳、真火,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既可“借火助阳”以补虚,又可“开门祛邪”以泻实。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借助火针治疗用一般药物及针刺方法很难奏效的病症,取得良好的效果。1面肌痉挛斯某,女,46岁,近10年内发生面瘫3次,经针刺药物治疗获愈。半年来出现左侧面部、睑部、口角部肌肉不自主跳动,经常发作。近来眼睑及口角部跳动幅度增大,入眠则止,伴有耳鸣,面部紧涩,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严重时睁目困难,口角向左牵拉。舌淡,苔白,脉细弦滑。辨证:肝郁气滞,气血失调,经脉失养。治拟:活气行血,养血荣筋,疏导阳明。取穴:角孙、头临泣、丝竹空、颧、地仓、阿是穴、合谷、太冲。刺法:面部穴以细火针局部速刺合谷、太冲,毫针速刺,行平补平泻手法。隔日治疗1次。1诊后觉面部轻松有舒展感。3诊后面部跳动次数减少。5诊后跳动呈大间歇状态。10诊后跳动停止,面部形态正常,临床痊愈。按:本例患...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微环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HSC)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注射G-CSF前后小鼠外周血Lin-Sca-1+c-kit+(LSK)细胞比例,并采用RQ-PCR、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G-CSF动员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及骨内膜HIF-1α、骨钙素(OC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股骨标本成骨细胞数。结果:G-CSF动员4 d小鼠外周血LSK细胞比例开始升高,动员5 d达到高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稳态小鼠HIF-1α mRNA在骨髓有核细胞和骨内膜成骨细胞中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73),OCN mRNA主要表达于骨内膜细胞,显著高于骨髓有核细胞(P=0.034);动员过程中HIF-1α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OC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骨内膜成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HIF-1α的表达变化晚于OCN(P=0.004),且与小鼠外周血LSK细胞比例变化趋势一致(P=0.000...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艾灸疗法在妇科临床中对更年期脾肾阳虚型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设定腹针引气归元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的协定处方取穴和操作,针对更年期脾肾阳虚型的泄泻案、浮肿案、腰痛案酌情再取配穴,进行治疗。结果:每个案例经过3个疗程治疗,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腹针引气归元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作为治疗更年期脾肾阳虚型疾病的协定处方,在临床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