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1篇 |
免费 | 202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88篇 |
口腔科学 | 40篇 |
临床医学 | 646篇 |
内科学 | 204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85篇 |
特种医学 | 59篇 |
外科学 | 270篇 |
综合类 | 1473篇 |
预防医学 | 366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411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591篇 |
肿瘤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238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262篇 |
2011年 | 258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216篇 |
2008年 | 234篇 |
2007年 | 167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6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结肠测压是广泛使用的评价消化道功能的检查手段,对结肠运动障碍具有评估价值。目的:分析结肠压力正常和异常者肠道压力信号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0-01/2001-08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结肠功能异常者为实验组,要求在检查前2周内不得口服任何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与食物。选择2名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自愿这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受试对象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测压仪器为瑞典CTD2SYNET-ICS公司生产的胃肠道功能监测仪。方法:受试者采用左侧卧位,将测压管用肠镜带入回盲部。测压管端部的水囊注满水,以加大端部重量,此时肠镜一边退出一边吸尽肠内的积气。退出肠镜后排空水囊,再让受试者静卧30min,消除其肠道受肠镜影响而引起的异常收缩。测压开始。每次测量约20min,再向水囊内灌注50mL水,气囊内注入50mL空气,模拟结肠腔内充满粪便的情况,以了解结肠在模拟充盈时的压力变化情况。同时用B超探测测压管的精确位置,同样测量约20min;然后将测压管拉出20cm,继续同样的测量并得出结肠压力数据,采用Higuchi算法计算肠道压力的分形维,通过分形维来区分正常的和异常的结肠压力信号。主要观察指标:肠道压力的分形维分析结果。结果:纳入患者6例和健康者2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受试对象肠道压力数据的分形维基本保持在一个数值附近,而实验组患者的分形维则变化较大,肠道的收缩运动出现异常,且数据的分形维多在1附近。结论:通过计算肠道压力的分形维,以分形维作为一个指标,可以区分正常的和异常的结肠压力信号。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构建能够在果蝇S2*细胞中检测转录后调控元件对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的双报告基因系统.方法 首先利用pAc5.1/V5-His c,pGL3-basic和pRL-SV40载体,构建能在果蝇体系中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质粒pAc-Fluc,以及用作内参照表达海洋腔肠荧光素酶的质粒pAc-Rluc.将TNF-α基因mRNA的3'UTR连接至pAc-Fluc的Luc编码区下游构建pAc-Fluc-TNF-α质粒,并与pAc-Rluc共转至果蝇S2*细胞,检测两种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能够在果蝇S2*细胞中组成型表达的双报告基因系统;在TNF-α mRNA 3'UTR控制下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比对照有显著下降.结论 可以利用该双报告基因系统在果蝇细胞中研究转录后调控元件对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03.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患者的有效手段,但MHD患者每年病死率仍高达18%,其中心血管事件占50%左右,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5~50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是MHD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炎症是AS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MHD患者长期存在的微炎症状态是预防AS的有效手段。作者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厄贝沙坦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其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韦春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龙"、"缠腰火丹"、"蛇丹"等.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群集带状分布,并伴有明显神经痛.2000-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双料喉风散配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局部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韦建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高血脂症和高黏滞血症,易于形成血栓,这种高凝状态在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笔者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33例,观察其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对人胃癌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ABCA1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RT-qPCR检测25对临床胃癌组织样本中ABCA1表达情况;RT-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BCA1在不同人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构建稳定低表达ABCA1胃癌细胞株。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测定EMT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BCA1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分级、分期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RT-qPCR结果显示ABCA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HGC-27中高表达;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敲低ABCA1能够抑制HGC-27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BCA1敲低组间质细胞标记蛋白(Vimentin、N-Cadherin)和EMT相关的转录因子(Twist、Zeb1及Snail)表达下调,而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广西部分市梅毒螺旋体(Tp)的基因分型状况.方法 从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性病门诊收集疑似早期梅毒患者300例,采集皮损处组织液,用镀银染色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同时采用PCR扩增Tp polA基因,进行早期梅毒的诊断.对早期梅毒确诊病例进行Tp的arp基因60个碱基对重复序列的数目、tprⅡ基因MseⅠ酶切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型别和tp0548基因序列的型别进行鉴别,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梅毒基因型.结果 共确诊早期梅毒患者215例,其中梅毒PCR检测出210例阳性,检出率97.7%,镀银染色法检测出105例阳性,检出率48.8%,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镀银染色法(χ2=103.01,P<0.05).在PCR阳性标本中,共190例可进行三基因完全分型,总计分出17个基因型别,14d/f有86例(45.3%),具有绝对的流行优势,其他亚型依次为15d/f(13.7%、26/190)、16d/f(11.6%、22/190)、17d/f(7.4%、14/190)、13d/f(6.8%、13/190)、10d/f(4.2%、8/190)、18d/f(1.6%、3/190)、16a/f(1.6%、3/190)、5d/f(1.1%、2/190)、7d/f(1.1%、2/190)、12d/f(1.1%、2/190)、16d/e(1.1%、2/190)、14a/f(1.1%、2/190)、9h/c(1.1%、2/190)、15l/f(0.5%、1/190)、25a/e(0.5%、1/190)、15i/f(0.5%、1/190).结论 广西早期梅毒患者的梅毒螺旋体基因型别具有多样性,其中以14d/f型为优势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椎体间融合器(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简称Cage)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与适应证.方法:分析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10例应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Cage 节段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随访18~34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随访采用JOA评分的恢复率以评判临床疗效;椎体间融合以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Gage,椎间隙Gage周围有新生骨桥连接为评定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在最终随访时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1年时JOA评分恢复率为71.9%,最终随访时的恢复率为73.6%.结论:Cage融合术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