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AION病例42例(4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曲安奈德20 mg经Tenon囊球后注射治疗,治疗组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20mg经Tenon囊球后注射治疗,均以15d为1个疗程。每天观察视力、眼底视乳头水肿情况,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视野。结果治疗组视力痊愈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0.4%,对照组痊愈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1.3%。治疗组视乳头水肿完全或者部分好转18眼,无明显变化5眼,有效率为85.7%,对照组视乳头完全或者部分好转13眼,无明显变化10眼,有效率5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视野缺损22眼,治疗后视野好转19眼,占86.4%,无明显改变3眼;对照组治疗前视野缺损23眼,治疗后视野好转11眼,占47.8%,无明显改变者12眼。2组视野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AION疗效满意,较单独使用曲安奈德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FK)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PTK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12例13眼,其中男5例5眼,女7例8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3例3眼;大泡性角膜病变3例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致角膜斑翳2例3眼;细菌性角膜炎致角膜宽翳1例1眼;带状角膜变性2例2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1眼。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术后1、3、6、9、12个月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分别为53.85%(7眼)、61.54%(8眼)、69.23%(9眼)、61.54%(8眼)、61.54%(8眼)。刺激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原病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PTK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部分患者可避免或推迟角膜移植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23眼眼压失控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每眼均接受小梁切除手术和(或)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治疗和(或)给予最大量药物治疗,基础眼压仍在(43±7)mnlHg(1mmHg=0.133kPa)。手术大体成功的判断标准为:术后眼内压(tOP)≤20mmHg,与用药和不用药时的基线IOP相比:IOP下降30%;无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无视野进行性受损。当不需要药物治疗时认为手术完全成功,未达到以上标准需要手术矫正或进一步行前房穿刺的病例视为治疗失败。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IOP为(43±7)mmHg,术后平均10P(13±5)mmHg,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1)。术后随访16~20个月,19眼(82.6%)获得大体成功,16眼(69.5%)为完全成功,4眼(17.3%)失败。无一眼术后出现严重的浅前房、低眼压或脉络膜上腔出血。无因硅管植入而发生异物排斥反应、局部或全身炎症或感染。2眼(8.6%)因前房出血而行前房冲洗术,1眼(3.4%)因硅管脱位与角膜内皮接触而将硅管取出,3眼(13.0%)因硅管后部结缔组织形成阻塞硅管而导致引流失败者。结论这一新方法的优点是巩膜内引流通路减少了结膜糜烂和感染的危险,将硅管置于睫状体之上避免了手术性睫状体脱离,将硅管连接至脉络膜上腔可充分利用脉络膜的再吸收能力,除确保充分引流外,也能提供自然的对抗压力,避免严重的术后低眼压。该方法可能成为较有效的手术技术,为难治性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5.
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眼液是临床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且都属于副交感神经阻滞药,在临床使用中各有差异.长期以来,对13岁以下儿童散瞳验光常规用阿托品眼液或眼膏,但阿托品调节麻痹及瞳孔扩大维持时间较长,出现脸红、口干、发热等现象较高,甚至有中毒的可能,给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不便.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速度快,维持时间短,更被广泛用于临床,有人提出以复方托吡卡胺代替阿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用于散瞳验光,以避免应用阿托品散瞳带来的生活、学习不便.为进一步探讨复方托吡卡胺对儿童散瞳验光的准确度,我们自2009年以来,对门诊108例3~13岁诊断屈光不正的儿童患者先后应用复方托吡卡胺和阿托品眼液散瞳后检影验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及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70例DCM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及西药治疗对照组,同期选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西医结合观察组3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味方,西药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DCM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H)、层粘连蛋白(LN)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中西医结合观察组治疗后HA、PCⅢ、LN明显低于西药治疗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及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均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M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并能抑制心肌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68.
王强  莫雪梅  韦斌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866-867,880
目的 了解冠通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冠通方加西药治疗组(治疗组)120例,西药治疗组(对照组)120例.4周为1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MCP-1及IL-10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通方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降低MCP-1水平,升高IL-10水平,可能与其抗炎、降脂、抗凝、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扶芳藤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卡托普利组、扶芳藤大剂量组、扶芳藤中剂量组、扶芳藤小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给药。实验结束以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严重水肿,部分肌节结构破坏,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排列紊乱、肿胀,嵴部分断裂。卡托普利组、扶芳藤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结构的损害,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较好,肌丝排列整齐,肌节明暗带清晰可见,大部分细胞膜完整,核膜清楚,核仁明显,线粒体排列较规整,外膜清晰,嵴排列较规则。提示扶芳藤的这种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扶芳藤可以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而且这种保护作用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0.
韦斌  陈鑫 《新疆医学》2006,36(1):81-82
眼外伤是常见的致盲原因,虹膜根部离断是眼外伤的常见并发症。正确处理及治疗对于视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穿通伤及钝挫伤均可致虹膜部分或全部缺损,同时可伴有角膜及晶体的损伤。处理不当常可继发青光眼。我们将5年来所遇11例11眼虹膜根部完全离断进行临床分析及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