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处女膜闭锁早有文献报道,但后天性处女膜闭锁却甚为罕见。作者遇到一例在第三次月经来潮才出现经血潴留,现报告如下。患者蓝××,女,十四岁六个月,学生,1980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前两日,患者感觉下腹部坠胀痛,进行性加剧,放射至会阴部;伴尿潴留。曾在当地卫生所就诊,经抗炎和两次导尿治疗,病情无好转,转入我院。既往健康,已有两次月经来潮。1980年8月5日初潮,同年9月9~12日第二次来潮,经期3~4天,每次经血量约100毫升,行经时腹痛。体检:体温37.2℃,呼吸18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率8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无异常。腹部软,膀胱充盈。下腹正中深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妇检:处女型外阴,处女膜紧张膨出,无裂孔,中央区有约0.5×0.3厘米疤痕,膜后呈现紫蓝色阴  相似文献   
22.
韦斌  连浩  邓彦  孙园园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2):1960-1964

目的:评估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合并难治性青光眼的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9-10/2021-10入院合并难治性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依据自愿选择分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FLACS)组26例26眼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CPCS)组27例27眼。两组分别行FLACS和CPCS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超声乳化能量释放量(CDE)、有效超声时间(EPT)的差异和术前与术后抗青光眼药物数量的变化,以及术后观察不同时期(1d,1wk,1、3mo)在提高最佳矫正视力(BCVA),降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及成功率状况。

结果:FLACS组术中CDE和EPT明显低于CPCS组(t=8.50、5.16; P<0.01、=0.001)。两组术后抗青光眼药物较术前均明显减少(t=9.12、7.76; P=0.011、0.016),但两组间无差异(t=1.79,P=0.082)。两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改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P<0.05)。FLACS组在术后早期(1d,1wk)BCVA的改善较CPCS组更显著(t=9.74、8.49; P=0.008、0.012),但在术后1、3mo的BCVA改善程度并无不同(t=0.62、0.44; P=1.415、2.021)。CPCS组在术后随访不同时期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FLACS组更明显(P<0.05)。术后随访的不同时期FLACS组和CPCS组在控制眼压方面无差异(F组间=0.64,P组间=0.421)。FLACS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7%(7/26)较CPCS组89%(24/27)低(χ2=20.95,P<0.01),其中角膜水肿(8% vs 41%)、前囊撕裂(0 vs 11%)在FLACS组中明显低于CPCS组,后囊破裂(0 vs 7%)、玻璃体脱出(0 vs 4%)及人工晶状体偏位(0 vs 7%)也均发生在CPCS组。但两组的治疗总成功率相近(P=28.718)。

结论: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可充分发挥联合手术的精准微创可控优势,帮助合并难治性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有效降低眼压及更早获得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对直肠癌术前放疗、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疝肠瘘外科收治直肠癌患者136例,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放、化疗,在治疗前检测CTC表达水平,并据此分成CTC阳性组和CTC阴性组,分析CTC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在新辅助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术后随访18个月,评估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不同疗效及预后患者CTC计数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C计数对疗效、预后的评估价值,经COX多因素分析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36例患者中,CTC阳性率为61.8%(84/136),阴性率为38.2%(52/136)。CTC阳性组临床分期Ⅲ期、低分化占比分别为33.33%、30.95%,高于CTC阴性组的15.38%、11.54%(χ^(2)/P=20.737/0.000、6.728/0.009)。CTC阳性组总缓解率为33.33%,低于CTC阴性组的51.92%,且随访18个月时CTC阳性组总生存率为84.52%,低于CTC阴性组的96.15%(χ^(2)/P=4.608/0.032、4.427/0.035)。新辅助治疗后缓解患者CTC计数低于未缓解患者,随访18个月后生存患者CTC计数低于死亡患者(t/P=9.865/0.000,11.322/0.000)CTC计数评估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94。COX多因素分析模型提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CTC表达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R(95%CI)=2.525(1.365~4.671)、3.956(1.524~10.269)、2.468(1.298~4.693)]。结论CTC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且CTC表达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行阑尾根部结扎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我科21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资料,分为推结器结扎组101例,直接结扎组112例,分别使用推结器与直接使用可吸收线结扎阑尾根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21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推结器组与直接结扎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2.73±5.68)min和(46.09±7.12)min(P〈0.01),平均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时间分别为(26.74±3.77)h和(26.59±3.70)h(P〉0.0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83±0.93)d和(3.88±0.85)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推结器结扎阑尾根部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与使用可吸收线直接结扎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患者91例,行钠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91例,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后1 d疼痛情况,并通过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皮质醇(Cor)水平观察患者应激反应,对比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 结果2组患者手术麻醉起效时间与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1 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1 d的hs-CRP、IL-6、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研究组的hs-CRP、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1 d的TSH、Co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的TSH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研究组的Cor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布啡复合丙泊酚作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方式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并且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可作为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术的优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液对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心率(HR) 及窦房结电生理、及心脏窦房结组织Cx45、Cx43及Cx40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心宝丸组及复方扶芳藤液组(中药组)高、低剂量组,每组各 8 只.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予生理盐水15 mL/d,心宝丸组予心宝丸悬浮液,中药组高、低剂量组分别予复方扶芳藤液连续灌胃14 d.取各组兔上下腔静脉之间的窦房结组织,常规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窦房结组织Cx45、Cx43及Cx40蛋白表达.结果大剂量组窦房结组织Cx45、Cx43及Cx40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小剂量组干预后窦房结组织Cx45、Cx43及Cx40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高,其中,Cx40较模型明显增高(P<0.05).结论复方扶芳藤可上调损伤兔窦房结组织Cx45、Cx43及Cx40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安心颗粒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造成急性心梗(AMI)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麝香保心丸组(C组)、安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D1、D2、D3),灌胃4周后,观察安心颗粒对AMI大鼠心梗面积及梗塞边缘区心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安心颗粒各组与B组梗塞面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C组作用相似;安心颗粒各组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心肌梗塞边缘区的平均血管面密度(MVD)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安心颗粒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的心脏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合剂对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心率(HR)、窦房结电生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扶芳藤合剂组高、低剂量组及心宝丸组,每组各8只。对空白组以外各组白兔使用20%甲醛湿敷兔窦房结区,建立窦房结损伤而致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5 d后开始给药。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复方扶芳藤合剂高、低剂量组分别予复方扶芳藤合剂灌胃,心宝丸组予心宝丸悬浮液灌胃,连续灌胃14 d。结果:甲醛湿敷后5 min、30 min、1 h、2 h各组HR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造模后SACT、SNRT、SNRTc均较空白组显著延长(P<0.01)。治疗后复方扶芳藤合剂高、低剂量组及心宝丸组SACT、SNRT、SNRTc较治疗前及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复方扶芳藤合剂高、低剂量组及心宝丸组HR较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能有效治疗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促进窦房结损伤的恢复,改善窦房结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脉络膜上腔引流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院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52眼)和对照组52例(52眼)。观察组行脉络膜上腔引流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在提高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并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两种术式在BCVA提升、眼压控制、 ACD的加深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1月和3月BCVA的提高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丢失无差异(P>0.05),而眼压及ACD有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