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芒果苷的抑菌作用方式,为深入开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试管法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按试管稀释法调整细菌浓度;设置芒果苷组、芒果苷加红霉素组、红霉素组.观察各药物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芒果苷单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但其与红霉素有强烈的协同抑菌作用,100 μmol/L的芒果苷能把红霉素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117.43 μg/mL下降至0.117 μg/mL,有效降低红霉素的MIC浓度.结论 芒果苷与红霉素具有协同抑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降低红霉素的MI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调查各孕期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特征,初步建立排除妊娠期静脉血栓相应的临界值.方法 以非孕适龄健康女性为对照(30例),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3~8月体检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20~40岁健康孕妇,未接受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无静脉血栓史.根据孕龄分为旱(12 w)、中(24 w)、后期(36w)三组各30例,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各组95%分位数初步建立cutoff并随访调查有无静脉血栓发生,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与非孕女性的差异.结果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随着妊娠期的延长逐渐升高,早孕期D-二聚体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33,P=0.19),妊娠中期、后期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1和t=3.96,P<0.01).而妊娠后不同时期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显著地渐进性增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1;t=4.56,P<0.01和t=8.92,P<0.01),非孕和妊娠后三组D-二聚体浓度低于传统临界值(0.5 mg/L)的比例分别为:93.3%,90%,25%和3.3%,提示妊娠中后期D-二聚体己不具备特异性,不能作为排除诊断依据.结论 中西方女性妊娠期D-二聚体的渐进性升高特点存在差异,以0.54,1.38和3.78 mg/L作为各孕期的临界值对排除静脉血栓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苦丁茶的深加工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从苦丁茶老叶中提取熊果酸并纯化与鉴定,用5,10,20,40,80,100μmol·L-6个梯度浓度的熊果酸,持续作用于在培养的鼻咽癌细胞24,48,72,96,120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苦丁茶熊果酸在不同时间内对鼻咽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苦丁茶熊果酸阻滞鼻咽癌细胞于G0/G1期;40 μmol/L熊果酸作用48 h后抑制效果逐渐明显.结论 从苦丁茶提取的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癌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苦丁茶极具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血病初诊患者外周血形态学检查中幼稚细胞检出对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64例白血病初诊患者作血常规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作形态学检查检出幼稚细胞。结果 64例白血病初诊患者幼稚细胞检出率为75.00%,未检出率为25.00%。在未检出幼稚细胞的病例中56.25%为低白细胞患者,其中漏检1例占未检出幼稚细胞病例的1.56%,误诊1例,占1.56%。结论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应重视外周血涂片未检出幼稚细胞的原因,加强幼稚细胞形态学学习,防止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该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出状况及其滴度与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进行梅毒抗体筛查,阳性反应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抗体确认,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抗体滴度.结果 该院2007-2011年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出率为1.29%,抗体滴度小于1∶8者占75.06%,其中阴性占30.08%;在抗体滴度小于1∶8的患者中,20~50岁者占65.75%,以30~<40岁年龄段比例最高(29.11%).结论 该院梅毒抗体阳性患者中抗体滴度多数小于1∶8,以性活跃年龄段人群为主.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类患者进行病史追踪并完善相关检测,对隐性梅毒患者要及时采取规范治疗,阻断其在低危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