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硫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硝酸为消解试剂,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锗(Ge)元素为内标元素,采用ICP-MS法测定药液中硫元素的量。结果 硫元素质量浓度在1~15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准确度试验(n=6)平均回收率为95.4%,RSD值为5.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硫元素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豚鼠离体回肠模型及小鼠类致敏实验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的安全性。方法 建立豚鼠离体回肠模型,依次考察0.2、0.4、0.6、0.8、1.2、1.4、1.6 mg/mL质量浓度的YQFM对静息离体肠、乙酰胆碱(Ach)及组胺(His)诱导的离体肠收缩的抑制率;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48/80,25 mg/kg),YQFM低、高剂量(780、3 135 mg/kg,分别为临床等效剂量的0.85和3.43倍)组,分为尾iv含0.4%伊文思蓝(EB)的药液及不含0.4% EB的药液两部分进行体内类致敏反应实验,依次比较各组小鼠耳廓蓝染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s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对耳、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检查。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YQFM既能够抑制离体肠的自主收缩,又能抑制Ach和His导致的离体肠痉挛;体内实验表明,YQFM低剂量组耳廓蓝染率,His、5-HT含量均在正常范围,组织病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43倍临床等效剂量时耳廓蓝染率,His、5-HT含量略高,病理结果见轻微炎症反应。结论 YQFM的安全性基本良好,临床使用时需对使用剂量稍加注意,以防轻微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代表,已成为中医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决定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针对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等问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对其内在成分进行定量,从单一指标到多指标,结合指纹图谱、模式识别、谱效关系、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从多指标定量测定、指纹图谱以及谱效关系和Q-marker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平台研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选出YQFM主要化合物结构母核,通过DRAR-CPI服务器对结构母核进行模拟分子-靶蛋白对接,筛选靶点;对获取的靶点信息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结合文献对所得通路进行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上述靶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整合模型;阐述YQFM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了7个化合物母核:20(S)-原人参三醇、齐墩果酸、2''-羟基异麦冬黄酮A、麦冬黄酮B、麦冬皂苷元、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主要对应GASP、AKT、INS、AKT、GSK3β、JNK、GSK3β、ERK1、ERK2等127个作用靶点,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心血管功能及糖脂代谢相关、肿瘤坏死因子(TNF)、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炎症相关等信号通路。结论 YQFM主要通过心血管保护、炎症与免疫调节、以及糖脂代谢干预等多条途径实现气阴两虚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简便、系统地预测YQFM的主要药效成分的网络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用药的可行性,明确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的变化及其与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SAFI (21 mg·kg-1)组。SAFI组根据不同给药时机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是再灌后立即给药组(SAFI 0周)、再灌后1周给药组(SAFI 1周)、再灌后2周给药组(SAFI 2周),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ip 7 d,为保持一致性,其余时间均ip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通过观测大鼠一般状态、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考察SAFI急性期给药的药效作用;利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检测大鼠局部脑血流量(rCBF);通过转棒实验和步态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能力;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时间点的脑血流变化与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AFI 0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rCBF显著提升(P<0.05、0.01),死亡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SAFI 0周组大鼠在转棒仪上跌落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0.01),SAFI 0周组大鼠在步态仪上运动速度显著增加(P<0.01),四肢的摆动时间、站立时间和步态周期显著下降(P<0.05、0.01),四肢(除左后肢外)的步幅显著增加(P<0.05、0.01)。与SAFI 1、2周组比较,SAFI 0周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死亡率降低,rCBF显著升高(P<0.05、0.01),明显促进了神经行为学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的脑血流恢复与远期运动功能呈线性相关。结论 SAFI在缺血急性期给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脑缺血后梗死周边区域血流恢复对远期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大鼠的药效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阿霉素导致心肌损伤模型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YQFM低、高剂量(464.3、928.6 mg·kg-1)组,另取8只健康SD大鼠为对照组。每天尾iv给药1次,连续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过程中观察大鼠状态并称体质量。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取出心脏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取出盲肠位置粪便,进行高通量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一般状态正常,模型组出现毛色变差、厌食、腹胀、腹泻、口鼻出血、眼球出血的动物数明显多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YQFM低、高剂量组的大鼠体质量显著上升(P<0.01、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LDH、CK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性下降(P<0.001) ;与模型组比较,YQFM低、高剂量组MDA、LDH、CK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01)。HE结果显示,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有心肌细胞溶解和出血现象,给予YQFM后心肌细胞溶解和出血现象减轻。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显著下降(P<0.05、0.01) ;与模型组比较,YQFM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显著上升(P<0.05、0.01、0.001)。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结果显示,给药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小。肠道丰度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门和属的水平上的菌群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 ;与模型组比较,YQFM低剂量组在门的水平上和低、高剂量组在属的水平上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0.001)。在菌群物种的组成差异度分析中,与模型组比较,给予YQFM后有助于有益菌的生长和抑制致病菌生长(P<0.05、0.01、0.001) ;在肠道菌群均匀度的分析中,与对照组比,模型组的肠道菌群均匀度降低,给予YQFM后,肠道菌群的均匀度恢复。结论 YQFM对阿霉素导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发挥改善作用,并且可改善心肌损伤造成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下降,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细胞膜色谱(CMC)技术检测分析人参皂苷与五味子木脂素中15种成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作用。方法 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筛选VEGF受体高表达细胞株;构建VEGF受体CMC,并建立ECV304/CMC online-LC检测方法,以索拉菲尼作为阳性药,对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g1、Rg2、Rg3、Rh1、Ro、F2,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进行VEGF受体结合强度的检测分析;CCK-8法检测筛选出的成分(5、10 μg/mL)对ECV304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ECV304细胞中VEGF受体高表达;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g3、Rh1、F2、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与VEGF受体CMC柱有结合作用;CCK-8法检测以上成分对ECV304细胞的活力影响发现,人参皂苷Rb2能促进细胞的增殖。结论 人参皂苷Rb2能与VEGF受体结合,且显著促进ECV304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设置对照组、模型组、SAFI(0.05、0.10、0.20、0.40、0.80 mg/mL)组,对照组及模型组不加药,继续培养24 h,模型组及SAFI组分别加入1 mmol/L H2O2作用1 h,对照组不加H2O2。CCK-8法检测HUVEC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TUNEL染色法观察HUVEC凋亡状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质量浓度大于0.1 mg/mL的SAFI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质量浓度大于0.2 mg/mL的SAFI组LDH、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增加(P<0.05);0.4、0.8 mg/mL的SAFI组ICAM-1、VCAM-1水平显著降低(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0.4、0.8 mg/mL的SAFI显著抑制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0.4、0.8 mg/mL的SAFI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SAFI对H2O2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SOD含量,降低氧化指标LDH、MDA以及炎症因子ICAM-1、VCAM-1水平,调节凋亡蛋白Bax、Bcl-2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体内实验和家兔体外实验。在体内实验中,40只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I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FI低、中、高剂量(5.8、11.6、23.2 mg/kg)组和阳性药(银杏内酯注射液,2 mL/kg)组,另取8只切开颈部皮肤作为假手术组。尾静脉iv给药14 d后分别取血,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血清中5-羟色胺(5-HT)、P选择素(CD62P)、β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a/Ⅲb(GPⅡa/Ⅲb)含量。体外实验中,采用腺苷二磷酸(AD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通过血小板分析仪测定不同浓度的SAFI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SAFI均能明显延长大鼠血液凝血时间,且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5-HT、CD62p、β-TG和GPⅡb/Ⅲa的水平(P<0.05、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AFI均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0.01)。结论 SAFI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拴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阳性药,9 mL·kg-1)组和SAFI低、中、高剂量(5.85、11.71、23.42 mg·kg-1,11.71 mg·kg-1为临床等效剂量)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SAFI每天给药1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天给药2次,尾iv连续给药14 d。给药期间称大鼠体质量;给药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给药后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尼氏小体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给药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SAFI 5.85、11.71、23.42 mg · kg-1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 < 0.001),脑组织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01) ;SAFI 11.71、23.42 mg·kg-1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IFN-γ、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0.001),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0.001); SAFI 23.42 mg·kg-1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 SAFI可明显改善MCAO/R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病理损伤,抑制尼氏小体数的减少。结论 SAF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