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1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85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595篇
内科学   407篇
皮肤病学   268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1136篇
预防医学   428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457篇
  13篇
中国医学   557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 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是仍在实施的方案决策.阅读不仅陶冶学生情操, 好的书更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其中, 少数民族地区, 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 怎样去解决问题以及该如何去引导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 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92.
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3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SIRS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18例给予常规抗炎及支持对症治疗 ,治疗组 18例加用生大黄粉 6 0g/天煎制后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1、3、7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含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第 7天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大黄对SIRS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深入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拟订容量管理体验访谈提纲,对1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容量管理认知欠佳(出院后存在认知缺陷,知识寻求行为受阻),心态老化导致管理信念消极(轻视自身价值,个人责任感差异),缺乏容量调节知识与技能(容量平衡维持不佳,容量负荷自我监测不力,容量超负荷识别不足及处理错误),多种社会支持需求(家庭与社会情感支持,社区医院资源支持,远程信息支持与咨询服务)4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认知、知识与技能不足,态度消极,缺乏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现况。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HMGB1)、可溶性CD163分子(soluble CD163 molecule, sCD16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生儿肺炎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35例)和轻症肺炎组(55例),并根据患儿的预后分为好转组(80例)和恶化组(10例),观察重症和轻症患儿、好转和恶化组患儿血清HMGB1、sCD163、G-CSF、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以及重症肺炎患儿HMGB1、sCD163、GC-SF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儿的HMGB1、sCD163、G-CSF、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分别为(5.38±1.02)ng/ml、(95.67±6.43)U/ml、(15.24±2.43)μg/L、(48.37±4.35)mg/L、(755.28±15.85)pg/ml、(22.15±2.13)mg/L、(52.37±6.43)ng/L,均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儿血清HMGB1、sCD163、G-CSF、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分别为(2.02±0.46)ng/ml、(28.65±3.12)U/ml、(7.44±1.56)μg/L、(22.35±3.02)、(108.97±12.15)、(11.33±2.01)mg/L、(20.14±2.76)ng/L,均低于恶化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的HMGB1、sCD163、G-CSF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正相关(均P<0.05)。 结论 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HMGB1、sCD163、G-CSF水平较高,与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正相关,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人乳头瘤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都是世界上很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二者分别是直接和间接致癌病原体。这两种病毒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易感性,并引起双方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也因此而改变了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本文主要对二者流行病学特征方面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供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临床输血护理效果、输血风险及输血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6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输血风险和误差情况。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风险和误差发生率方面,参照组为12.5%,试验组为3.8%,试验组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在临床输血护理中,有利于改啥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风险和误差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8.
医家之宗《黄帝内经》提出了"食饮有节"的饮食养生原则,并围绕此阐述了一系列饮食观念,为中华食养体系的构建写下开篇之笔。历代著名医家关于"轻身延年"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不节成为影响现代人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归纳整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和中医古籍,从中医传统饮食养生观与分子机制之间关联点出发,从饮食限制和规律饮食两方面出发初步探讨现代医学饮食观念与传统食养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科学推进当代饮食养生内涵诠释与实践指导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PICC护理风险管理对新生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106例应用PICC置管技术的新生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PICC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PICC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ICC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值均比对照组低(p值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MDCE-MRI)在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准备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1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5天、1个月、2个月对其进行MR常规扫描和MDCE-MRI扫描.根据治疗结束后肿块体积变化,将病例主要分成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平均强化时间(MTE)、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负性积分(NEI)与肿块最终体积变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在经过系统放化疗2个月后,CR组有4例,PR组有17例.治疗前MSI与肿瘤缩小率呈显著负相关,NEI与肿瘤缩小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7、0.819;治疗后15 d TTP及NEI变化率与肿瘤最终缩小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5、0.775.说明治疗前MSI、NEI与治疗后15 d TTP变化率、NEI变化率可有预测放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的作用.系统放化疗1个月后,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以NEI变化率最大,当其≥96.46%这一临界值时,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5%.各参数的TIC分析结果为Ⅰ型逐渐增多,Ⅲ型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 MDCE-MRI中各参数对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的评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MSI、TTP及NEI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