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 总结1223例次肾移植尿路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 1223例次肾移植历路重建方式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法275例次,分别总结两组术后尿瘘、输尿管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等常见尿路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 共发生尿层路并发症217例(17.7%),其中尿瘘43例(3.5%),输尿管梗阻35例(2.9%),膀胱输尿管反流14例(1.1%),尿路感染125(10.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组共184例(19.4%),其中尿瘘39例(4.1%)输尿管梗阻22例(2.3%)、膀胱输尿管反流14例(1.5%)、尿路感染109例(11.5%),输尿管输尿管吻合组共33例(12.0%),其中尿瘘4例(1.5%)、输尿管梗阻13例(4.7%)、膀胱输尿管反流0侈(0%)、尿路感染16例(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均P<0.01).外科处理并发症70例.出现尿路并发症及无尿路并发症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2.3%和84.7%.结论 输尿管输尿管吻合可降低肾移植术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外科处理并发症得当对移植肾远期其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7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突触素(Syn)阳性率94.1%(16/17),嗜铬蛋白A(cgA)阳性率70.6%(12/17);17例中有3例Ki-67〈20%为中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瘤,其余均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本组中位生存时间OS为16个月(2~54个月)。7例有远处转移(M1Ⅳ期)患者中位OS为6个月,10例M0期患者中位OS为29个月。单因素分析TNM分期和根治术与患者预后有关(P〈0.01)。结论肿瘤的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治疗消化系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主要的方法,化疗对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3.
脓胸是冬春季节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幼儿最多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小儿脓胸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肺炎后脓胸的主要致病菌[1].脓胸若治疗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幼儿肺炎脓胸的发病比往年明显增多,大部分均是肺炎后导致脓胸.我院小儿外科和小儿内科共收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儿肺炎后脓胸29例,现做一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4.
<正> 本研究旨在确定上下楼梯对脑血管疾病(CVA)患者和健康人心脏代谢功能的心理生理影响,并为治疗师提供偏瘫老人有关活动的心理生理反应的知识。 资料和方法 有9名脑血管疾病患者(CVA组,3男,6女)和12名健康人(健康组,4男,8女)组成。所有CVA组成员的ADL和IADL均能自主独立。健康组无异常心电图,没有心脏、呼吸、新陈代射和神经肌肉疾病。CVA组和健康组的年  相似文献   
115.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为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它不仅侵犯外分泌腺造成口、眼干燥,也侵犯全身器官如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且反复发作,并发症多,预后较差.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视神经和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脱髓鞘性病变[2],易复发,累及两性,女性多于男性.免疫异常是NMO的主要发病因素,其发病机制系自身体液免疫所致[3],且SS可由血管机制导致脊髓病变.SS并发NMO除SS症状外,还同时表现为反复的视力下降、双下肢麻木无力、排尿障碍等,护理难度大.我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了3例SS并发NMO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及全面护理,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分类方法与标准.方法 1993年12月至2009年2月行肾移植术1313例,发生尿瘘102例(7.8%).根据尿道损伤分类原理,按照尿瘘病因、部位、数量及病变程度等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2类.结果 102例中单纯性尿瘘81例,占79.4%.其中输尿管末端坏死7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缝合不严4例,伤口感染致吻合口愈合不良1例.复杂性尿瘘21例,占20.6%.其中瘘口部位于肾盂2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11例、输尿管坏死段>2 cm 6例.保守疗法治愈34例(33.3%),手术治愈68例(66.7%).死亡3例,占2.9%,死亡原因为尿瘘导致重症肺部感染.结论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诊治"五步流程"制度,将其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可使尿瘘诊断更加细致及规范化,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7.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其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制剂研究、生产、监管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总结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特点,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对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取得的工作成果,探讨探索性研究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意义以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思路,认为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应是一个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进行质量设计、质量完善的过程;探索性研究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探索性研究成果的利用有助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利用国家药品探索性研究成果,研究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重视对药材源头的质量控制,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及相关研究,加强中药制剂整体质量表征和多途径控制研究,以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中药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分类方法与标准.方法 1993年12月至2009年2月行肾移植术1313例,发生尿瘘102例(7.8%).根据尿道损伤分类原理,按照尿瘘病因、部位、数量及病变程度等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2类.结果 102例中单纯性尿瘘81例,占79.4%.其中输尿管末端坏死7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缝合不严4例,伤口感染致吻合口愈合不良1例.复杂性尿瘘21例,占20.6%.其中瘘口部位于肾盂2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11例、输尿管坏死段>2 cm 6例.保守疗法治愈34例(33.3%),手术治愈68例(66.7%).死亡3例,占2.9%,死亡原因为尿瘘导致重症肺部感染.结论 建立肾移植术后尿瘘诊治"五步流程"制度,将其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可使尿瘘诊断更加细致及规范化,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归鳖滋阴散联合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加用归鳖滋阴散,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 M,Ig G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唾液流率和泪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6.67%比13.33%,P>0.05)。结论归鳖滋阴散联合羟氯喹治疗SS效果显著,且可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学指标,提高唾液流率和泪流率。  相似文献   
120.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收载的含有朱砂、雄黄的中药制剂的处方、工艺和质量标准情况,讨论了其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科学认识和评价含有朱砂、雄黄的中药成方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