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脑震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是否可反映其伤情状况及预后.方法对69例临床确诊为脑震荡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测定其血清NSE伤后24h内、3d NSE的浓度.患者随访至伤后3周,了解伤后有无脑震荡后综合症的存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伤后24h内血清NSE正常31例,发生脑震荡后综合症6例(19.3%);伤后24h内血清NSE增高38例,发生脑震荡后综合症31例(81.6%);伤后72h内血清NSE仍增高6例,发生脑震荡后综合症6例(100%).发生脑震荡综合症组血清NSE的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脑震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可作为伤情判断及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组(n=30),对照组为单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n=30,疗程均为10~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6%,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CAP可提高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3.
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经过血液再通治疗后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因此,构建具有其特性的临床前模型十分必要。鉴于动物模型研究的复杂性和体外脑切片培养的局限性,体外细胞模型成为了简化而有价值的工具。该文对目前常用的神经细胞以及缺血/再灌注体外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原理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合理选择缺氧/复氧细胞模型进行脑缺血/再灌注的基础研究与药物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拟行神经根靶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治疗的65例患者。采用6 ~ 13 MHz高频超声引导下颈5 ~ 7神经根射频热凝及注药阻滞治疗,术前及术后均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 结果62例患者均可清晰显示各段神经根,3例患者不能确定,需利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确认,65例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未发现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VAS评分分别为8.65±0.47、3.68±0.49、2.51±0.32、1.73±0.21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58.71、86.23、107.72,P值均<0.01)。 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根射频热凝联合阻滞具有实时引导、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5.
王冰  雷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98-20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CT灌注参数与MVD的相关性,为脑胶质瘤术前的诊断、分级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方法]选择被CT或MR初步诊断为脑胶质瘤并且未经任何治疗的住院患者20例,应用CT灌注技术进行灌注扫描,测定感兴趣区和相应正常区域CBF、CBV、PS值并得到灌注图像。手术切除肿瘤,对相应感兴趣区进行HE染色明确病理类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测定MVD。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对对照组、低级别组、高级别组的CT灌注各参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检验,同时作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CBV、CBF、PS与肿瘤MVD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低级别组、高级别组的CBF分别为22.11±3.23;0.72±0.10;0.81±0.07,CBV分别为50.28±10.90;2.26±0.49;4.99±1.01,PS分别107.95±15.87;6.35±1.05;11.28±1.76,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99.6;170.16;209.46,P值分别为0.0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低级别胶质瘤MVD计数为31.00±8.47;高级别胶质瘤MVD计数为60.60±7.96。(3)高、低级别组CBF、CBV、PS与MVD的统计学处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9;0.85;0.77。[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能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的灌注状态,评估肿瘤血管的增殖程度,可以为脑胶质瘤术前的诊断、分级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雷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27-1128
目的:探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163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组8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1.5~2 ml/kg,用生理盐水100 ml稀释,每天2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较对照组(79.9%)明显增高(P<0.01),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38.
通过具体承办医院等级评审准备工作的经验,参与评审组现场评审获得的体会,从施检和受评两个角度思考等级评审准备工作的要点和策略,从学习标准、自查整改、现场评审三个阶段,讨论受评医院组织评审准备工作中需要把握的要点及方法,为受评医院把握等级评审机遇,推进医院全面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9.
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技术,方法: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1mm或2mm),小视野(FOV=5cm),密集重建技术(间隔0.2mm或0.5mm),对75例成人中耳,内耳进行三维成像,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P),表面成像(SSD)和仿真内镜成像(CTVE)。结果:中耳鼓室,听骨链,内耳及内耳道均获得满意三维图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真实准确观察成人中耳,内耳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检测胰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性。方法:对21例胰腺癌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灌注参数BF和BV,并对21例胰腺癌及胰腺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卵白素法)染色,显微镜下计数VEGF表达阳性细胞和MVD。结果:胰腺癌组的灌注参数BF、BV低于正常胰腺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胰腺癌组织的MVD、VEGF表达均高于胰腺正常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无法真实反映胰腺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