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血管瘤的演变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良性血管肿瘤,好发于头、面、颈、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4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时常在生后2—4周时快速生长。女婴较男婴为多,比率为5:1至2:1。部分患者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但仍有不能退化的血管瘤可持续发展,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检测 40例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 ,并对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α 干扰素治疗后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数增加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NF α能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戊四唑 (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cAMP、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 (TMP)对其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 :癫痫模型组海马内cAMP、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cAMP/cGMP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1) ,TMP治疗组cAMP有所增加 ,而cGMP、cAMP/cGMP中比值恢复正常。结论 :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银屑病皮损端粒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川芎嗪对银屑病患者皮损端粒酶的表达;结果:与病例组比较,川芎嗪(40mg/kg)可使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端粒酶表达降低;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抑制银屑病皮损端粒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Na 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 ;Takahashi法测定酪氨酸酶含量。结果 :六味地黄丸对黑素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能使细胞数明显减少 (P<0 .0 5 ) ,并能使黑素合成显著下降 (P<0 .0 1) ,使酪氨酸酶活性逐渐减弱 (P<0 .0 1)。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 ,这可能是临床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EGFL7)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检测婴幼儿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EGFL7和FAK的表达水平;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在不同重组人EGFL7浓度下,EGFL7和FA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期组织中EGFL7和FAK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而消退期组和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L7和FAK蛋白的表达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重组EGFL7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EGFL7和FAK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形成参与了婴幼儿血管瘤的发展,EGFL7蛋白可能成为预测婴幼儿血管瘤的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川芎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对川芎嗪静脉输液治疗 70例寻常型银屑病其中 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显示 ,川芎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良好疗效 ,治疗后患者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1 材料和方法1 .1 动物SD鼠 (由武汉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30只 ,体重2 0 0± 2 0 g ,雌雄不拘。1 .2 试剂及药品蛋氨酸、胆固醇 :购自上海奥生物科技公司 ;血栓素B2(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 α(ProstaglandinF1 aP6F1 α)及内皮素放射免疫试剂盒 :购自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 ;川芎嗪注射液 (Tetramethylpyrazine ,TMP) ,40mg/ 2ml,中国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1 .3 方法(1 )动物模型制作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5只。两组大鼠自由摄食及饮水 ,饮水中加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生期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增生期血管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i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NO在介导VEGF促血管瘤间质内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增生期皮肤血管瘤标本中iNOS、VEGF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42例血管瘤组织表达VEGF,32例表达iNOS,血管畸形表达较弱或不表达iNOS和VEGF;②VEGF与iNOS的表达呈正相关性:③VEGF、iNOS的表达与血管瘤组织MVD呈正相关性,血管瘤MVD明显高于血管畸形。结论:①VEGF表达与iNOS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iNOS对VEGF的表达和调节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②MVD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两者对血管瘤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育龄妇女梅毒感染因素及综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为梅毒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在广州市某区3间医院门诊就诊的常住育龄妇女进行基本情况,梅毒知识、行为,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对实验组实施梅毒综合干预措施,随访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前后梅毒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变化及梅毒感染、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结果共调查3 550人,梅毒知识知晓率59.83%,不同户籍类型、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及研究对象类型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1、0.000、0.039);健康性行为率在55.82%~99.74%之间;无吸毒行为;梅毒感染率2.90%;经病例对照和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与多人发生性行为、有商业性行为、不害怕安全套在使用过程中破裂或滑脱为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梅毒知识知晓为保护因素。对各实验组实施综合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实验组干预前后的梅毒知识知晓率、健康性行为率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梅毒感染率均为0.00%;孕产妇组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为0.00%。结论不健康性行为、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是育龄妇女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育龄妇女实施梅毒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梅毒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对梅毒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