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如何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配给付,为医疗机构中药处方调配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配给付在全国缺乏统一规范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配给付的方法。结果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配给付缺乏统一的规范,常出现中药房给付的中药饮片与医师的处方不一致的情况,容易导致医患纠纷和医疗安全隐患。结论通过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配给付,有利于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一元论"病因诊断理论,辩证分析心率矛盾反应的本质,确定病因,科学治疗。 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例"肺炎、冠心病、多浆膜腔积液,心率65次/min"69岁女性患者和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心率70次/min"41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辩证分析心率矛盾反应的原因。 结果应用"一元论"理论辩证分析上述2例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与相对缓慢心率的矛盾反应和上消化道出血与相对缓慢心率的矛盾反应,最后确定患者的病因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肝硬化性心肌病"。 结论在细致问诊、规范体检、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应用"一元论"病因诊断理论,辩证分析心率矛盾反应,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达到科学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预防肺吸虫病误诊的方法,分析血小板(PLT)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肺吸虫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报告1例以"咳嗽4个月,右侧胸背部包块2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吸虫病患儿的诊疗过程中PLT和EOS水平变化,分析PLT和EOS在肺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因本例患者仅以临床症状、体征、胸部CT结果为诊断依据,未仔细询问个人史,未辨证分析PLT和EOS变化,导致多次误诊,并因误诊实施全身麻醉下包块切除术,经规范治疗患者PLT和EOS水平逐步恢复正常。 结论辨证分析PLT和EOS是临床发现肺吸虫感染的关键,抗原和抗体检查是其确诊的依据。PLT和EOS为反映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血小板(PLT)检测在儿童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儿科住院确诊的19例儿童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PLT计数、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胸肺部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MSCT)以及浆膜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PLT变化与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变化间的相关性。根据PLT水平是否高于正常值分为PLT升高组(12例)和PLT正常组(7例)。 结果PLT升高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异常者12例次,MSCT显示该组病例均有肺部病灶(其中9例患者伴有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伴有单侧胸腔积液)。PLT正常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异常者1例,MSCT显示1例患者有胸腔积液。治疗后PLT升高组患者随肺部病灶消退、PLT恢复正常;PLT正常组患者治疗前后无变化。WBC水平变化:16例患者WBC正常,3例患者WBC水平升高。WBC水平升高患者合并扁桃腺细菌感染、肠道感染、肺内感染者1例,抗菌药物治疗后WBC水平恢复正常。入组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期间未发现WBC异常。EOS变化:EOS显著升高,升高至15.9%~54.8%。驱虫疗程结束EOS比率降低至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下,EOS疗程结束1个月后降至正常。胸部MSCT:发现肺部病灶13例次(其中PLT升高12例次、PLT正常1例次)、胸腔积液13例次(PLT升高组12例次中双侧胸腔积液9例次、单侧3例次;PLT正常组患者中单侧胸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2例(两组各1例);纵膈和腋下淋巴结肿大4例次(PLT升高组和正常组各2例次)。随着驱虫治疗显效,MSCT显示胸部病变消退。胸肺型肺吸虫病是肺吸虫病的主要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浆膜腔检查:胸腔积液13例次(其中双侧9例次、单侧4例次)、心包积液2例次、腹腔积液2例次。胸肺型、腹型肺吸虫病发生胸腔和腹腔积液比较常见;随着驱虫效果显效,浆膜腔积液亦消退。 结论PLT水平升高对胸肺型肺吸虫病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结合EOS变化,对肺型肺吸虫病诊断提示意义更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以液气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吸虫病(LFD)预防误诊的方法。 方法分析1例以"胸痛、胸闷、气促、咳嗽4个月,水肿、心悸1个月"为主诉,影像学表现为液气胸的LFD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分析其误诊原因。 结果本例以液气胸为主要表现的LFD患者被误诊长达4个月。 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PEOS)对LFD的诊断和疗效分析有重要意义。科学分析EOS并详细询问个人史,及时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IDTP)是LFD早发现、早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或称为嗜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分析2017年9月27日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的1例以肝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继发性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发热、脾大;血液化验显示血红蛋白88 g/L,血小板3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72×109/L;甘油三酯3.8 mmol/L和纤维蛋白原1.15 g/L,自然杀伤细胞比例0.02%,铁蛋白2 000.0 μg/L,乳酸脱氢酶560 U/L,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临床诊断HPS。总胆红素189.6 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9.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79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1 U/L,符合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结论继发性HPS以肝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及早精确识别并予诊治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的影响,为饮片切制规格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参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的管理要求,统计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的中药煎煮质量抽查记录。结果当前部分饮片切制过于粗大,难以煎透,且较难通过改进操作提高煎煮质量,成为降低中药汤剂质量的最大因素。结论建议新版《药典》制定符合煎煮要求的中药饮片切制规格,以利于充分煎出有效成分,确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HBV感染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HBV感染(肝炎后肝硬化者18例、CHB者6例)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HCC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及诊断方法。结果 HBV感染抗病毒过程中发生HCC常见。患肝病时间、男性、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或发生病原学突破)、吸烟、饮酒、糖尿病是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HCC常见原因。肝硬化发展至肝癌常无症状,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癌常有肝区不适、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异常、HBV载量变化。AFP、彩色多普勒超声、CT联合检查基本可以完成HCC的临床诊断,必要时辅以肝脏病理学检查。结论 HBV感染抗病毒过程中发生HCC常见,提高认识有利于早期发现HCC。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肺炎克雷伯菌cAMP受体蛋白基因(crp基因)缺失突变株与回补株,了解crp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设计位于crp基因(566 bp)上游698 bp片段及下游576 bp片段的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相应片段并通过融合PCR构建一个1274 bp片段的突变盒,利用双酶切克隆的方法将突变盒克隆至温度敏感性自杀载体pKO3-Km的NotⅠ位点间,电转化至肺炎克雷伯菌中构建肺炎克雷伯菌crp基因无痕缺失突变株(Δcrp)。扩增包含crp基因编码、启动子结合区及转录终止区的2063 bp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GEM-T-easy质粒上,将此质粒电转至crp基因缺失突变株中构建crp基因回补株(C-crp)。采用RT-PCR方法检测crp基因在基因缺失株与回补株的表达情况,确定crp基因缺失突变株与回补株构建成功。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crp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通过酵母凝集试验检测crp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毛形成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肺炎克雷伯菌crp基因缺失突变株与回补株,RT-PCR结果显示,crp基因在缺失突变株中无表达,在回补株重新表达。体外试管静止培养48 h后,crp基因缺失株无明显生物膜形成,而在野生株及回补株的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宽厚生物膜。结晶紫染色定量发现,crp缺失突变株的生物膜相对形成量显著低于野生株(0.063±0.011 vs 1.020±0.056,P<0.001)。酵母凝集试验发现在crp基因缺失突变株中细菌菌毛生成能力下降,提示crp基因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菌毛的生成。结论肺炎克雷伯菌crp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肺炎克雷伯菌菌毛生成而正调控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提高对临床极少见的结核性脑炎(tuberculous encephalitis, TBE)认识,提高对TBE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1例以“高热12天”住院的53岁男性患者诊治经过。经抗菌素治疗5天后,发热变为中度,但出现头痛,无恶心、呕吐,无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无病理征,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uberculin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皮试、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 TB-Ab)、T-SPOT.TB均为阴性,脑脊液压力高,脑脊液化验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涂片病原学阴性;MRI平扫加增强提示脑实质多发感染病灶;脑脊液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检出结核杆菌。临床和病原学诊断为结核性脑炎,临床治愈出院。结果 TBE临床极少见,确诊困难,预后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但传统检查方法涂片结核杆菌检查、PPD皮试、TB-Ab检查、TSPOT.TB检查方法阳性率低,不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论 脑脊液下一代测序在TBE临床诊断和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