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36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干预;试验组采用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2组IDH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IDH发生率为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主动运动能有效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频率,提高透析的充分性,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护理结合西医常规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护理结合西医常规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护理结合西医常规护理干预的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老年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老年甲亢 )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因起病隐匿 ,症状不典型 ,在临床上多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 ,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或诊断延迟。为了对老年甲亢的特殊表现有所认识和了解 ,提高对老年甲亢的诊断率 ,本文将我院 1990年 4月至 2 0 0 1年 9月期间 ,在临床各科初诊时误诊 ,后经我内分泌科确诊的老年甲亢 4 0例的临床资料 ,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分析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 ,男性 15例 ,女性 2 5例 ,男∶女为 1∶1.67,年龄 60~ 87岁 ,其中 60~ 69岁者 2 4… 相似文献
85.
肝原性糖尿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48例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均有慢性肝脏病史,全部病例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降糖药物,随肝功能逐渐转归。结论: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肝病为主,缺乏典型的“三多”症状,积极治疗原发肝病,改善肝脏功能,辅以降糖药物为其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6.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93例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分析9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合并糖尿着占l.7%,术前、采中控制血糖在略高于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l.5%。[结论]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 48例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均有慢性肝脏病史 ,全部病例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降糖药物 ,随肝功能逐渐转归。结论 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肝病为主 ,缺乏典型的“三多”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肝病 ,改善肝脏功能 ,辅以降糖药物为其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CC)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CC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试验组通过微量泵泵入3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通过外周血管静脉滴注3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比较2组首次溶栓成功率、二次溶栓成功率及总溶栓成功率,观察2组治疗期间鼻出血、牙龈出血、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首次溶栓成功率及总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次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鼻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肿胀及牙龈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通过微量泵给药途径对于血液透析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及较少的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可疑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fine needle aspiration thyroglobulin,FNA-Tg)阳性相关的淋巴结超声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就诊的87例PTC患者,对共109个可疑转移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行FNA-Tg测定,以淋巴结FNA-Tg/血清Tg>1定义为转移阳性,FNA-Tg/血清Tg≤1定义为转移阴性。所有可疑淋巴结均具有可疑转移的超声征象,包括局部高回声、囊性变、淋巴门结构缺失、微钙化、长径/短径<2、边缘血供,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可疑超声征象与FNA-Tg检测阳性间的相关性。结果:109个可疑淋巴结中,FNA-Tg检测阴性淋巴结有30个,FNA-Tg检测阳性淋巴结有79个。可疑转移淋巴结超声特征中,局部高回声及囊性变是FNA-Tg检测结果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常规超声具有局部高回声及囊性变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可选择在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行FNA-Tg测定,以提高PTC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