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梦交治验1例     
刘某,女,38岁,于1984年3月25日诊治.20年前在集上偶遇一美男,遂起爱慕之心,当晚即发生梦交,以后每想到此人即有梦交.22岁结婚,婚后仍然如此,近10年来病情加重,不管丈夫在与不在,几乎每晚都与此人发生梦交,遂致夫妻关系不和.近3年来病情进一步加重,不敢入睡,也难以入睡,曾多方诊治均未显效.面色晦暗,形体消瘦,头发稀疏微花白,并有部分脱落,两目黯黑,口唇发绀,头痛,心悸而烦,胁肋及小腹刺痛,纳少,夜间潮热,月经量少,色紫黑,时夹血块,舌暗红少苔,脉弦细微数.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风湿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安慰组2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安慰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给予风湿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疗效均优于安慰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湿合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3.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中医学虽无“亚健康”之名,但《内经》、《诸病源候论》等书早有“治未病”的认识,在内伤杂病范畴中描述的“类亚健康”证候表现与亚健康临床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瘘修补+直肠拖出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并直肠尿道瘘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监视下,电灼游离直肠至瘘管颈部,缝扎后离断直肠尿道瘘管,电刺激仪引导下定位盆底肌中心,将直肠从盆底肌中心拖出形成肛门。结果15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08±16)min,出血量〈5mL,无需要输血者。术后(7—10)d拔除尿管,术后住院时间6~15d,平均(11.6±0.4)d。术后随访3—22个月,根据kelly评分及直肠肛管测压,肛门功能优9例,良6例。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能准确辨别盆底肌群中心,避免损伤肌肉,创伤小,对于直肠膀胱颈部瘘及尿道前列腺部瘘而言,处理瘘管方便,但对尿道球部瘘显露较困难。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胃镜特点.方法:对我院62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FUJINON EG250WR5电子胃镜进行检查,由熟练胃镜操作的内镜医师进行检查,统计消化性溃疡检出数,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分析溃疡的发病部位、类型、形状、大小及并发症.结果:胃底5例,胃体23例,胃角16例,胃窦17例,幽门管1例;胃溃疡29例,其中胃窦部9例,胃小弯7例,胃角10例,高位贲门部3例;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24例;复合性及多发性溃疡5例;吻合口溃疡2例;幽门管溃疡2例.溃疡的形态大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另有一小部分表现为线形及其他不规则形态.溃疡直径<1.0cm的25例,1.0cm~2.0cm的19例,>2.0cm的18例.出血17例,穿孔4例,幽门梗阻2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10例,胆结石、胆囊炎7例,肝硬化1例.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在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等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在行胃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减少漏诊的发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6.
患儿:男,1岁5个月,因腹胀10 d入院.入院查体:T36.5,P 115/min,R 30/min,体重13 kg,营养发育欠佳,面色苍白,颜面无浮肿,头颅五官端正,胸廓无畸形,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部高度膨隆,未见胃肠型,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腹部无明显压痛点,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HGB 79 g/L,腹部彩超示双肾前方扫及一巨大囊性包块,境界尚清,形态欠规则,暗区内见少许光带分隔,内未及明显血流信号.肠管推移至后外侧.腹部CT:中腹腔内见一大小约10 cm×16 cm水样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其内可见分隔.腹腔内容物向右受压移位.考虑粘液囊肿.术前诊断:大网膜囊肿.未行淀粉酶方面检查.于入院第五天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位于腹膜后,大小约20 cm×16 cm×10 cm,呈囊性,壁厚约0.2cm,基底部窄,与胰尾相连,余处游离.靠近胰尾部完整切除瘤体,瘤体内有陈旧性血性液体约2800 ml,囊内有分隔.病理报告示:囊肿被覆柱状上皮,小乳头状生长.考虑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37.
小肠闭锁术后肠动力功能紊乱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闭锁是新生儿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引起新生儿小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因为小肠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停滞,表现为一处或多处肠管发生闭锁。外科手术恢复肠道连续性是该病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的改善、静脉营养的临床应用,目前小肠闭锁术后存活率已超过90%。但有报道,在肠吻合口足够通畅,也无其它肠机械性损害情况下,相当数量小肠闭锁患儿术后存在较长时间肠动力性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小肠闭锁肠壁平滑肌病理变化特征及病变肠段范围,探讨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为小肠闭锁手术切除肠管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切除小肠标本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肠壁S-100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并以6例相同年龄,死于与肠道或神经系统无关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为对照组,观察小肠闭锁两端肠壁平滑肌病理改变及其分布范围。结果闭锁近端肠壁S-100蛋白和α-SMA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环肌层明显肥厚;随着远离闭锁盲端,肌层内S-100和α-SMA阳性染色数量或强度逐渐增多或增强,环肌层肥厚程度逐渐减轻。闭锁近端14cm处、远端4cm处病变总体上趋于正常。3例闭锁近端2cm处肠壁环肌层散在分布片灶状、限局性平滑肌空泡样变性,呈α-SMA染色阴性,空泡样变处环肌层变薄。结论小肠闭锁与肠动力密切相关的肠壁平滑肌存在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平滑肌空泡样变可能是肠平滑肌进一步严重损害的早期表现,这些变化是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道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手术时在患儿小肠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切除闭锁近端肠管14cm以上,而远端肠管切除4cm,可减少或避免术后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新生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患儿20例(观察组),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和sIL-2R的水平.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前外周血CD3+、CD4+、CD4+/CD8+、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sIL-2R明显升高(P<0.01或P<0.05);术后第1天患儿外周血CD4+、CD4+/CD8+、IgG、IgA、IgM及补体C3 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CD3+、CD4+、CD4+/CD8+、IgG、IgA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sIL-2R下降至术前水平,但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术期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可加重抑制免疫功能,临床上应注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先天性巨结肠(HD)不同节段肠壁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探讨LN与HD发病的关系。 方法:收集30例手术切除HD标本,分别行LN免疫组化研究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其分布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LN染色面积及染色强度从狭窄段到正常段依次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基因在狭窄段的表达是正常段的2.15倍,其表达水平狭窄段>移行段>正常段。 结论:HD中LN的分布出现异常,是HD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