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完善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相关资料,对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部位、主要科室及病原菌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6 53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21例(3.09%),2013、2014、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98%、3.07%和3.20%,发病率略有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2013年和2014年各季度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 =0.879和P=0.074);2015年各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发病率最高的是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有神经外科、ICU、干部病房和VIP病房.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85%),其次为真菌(12.72%)和革兰阳性菌(7.81%),结论:医院感染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和ICU,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中前三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  相似文献   
162.
脓毒症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居全世界孕产妇死因第三位[1-2].为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识别和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Jhpiego发起"全球孕产妇和新生儿脓毒症倡议"[3],呼吁各国在2030年前采取行动减少脓毒症相关死亡.孕产妇脓毒症诊治对临床医生是一大挑战:定义和诊...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要素与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收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人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同时检测发病72 hTC、TG、HDL-C、LDL-C、Ox-LDL数值,应用统计软件SPSS研究证候要素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为风91例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例次,占7.9%.单一证候要素31例,占18.8%,相兼证候要素共118例,占71.5%;女性TC、L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年龄≥60岁TG、LDL.C、Ox-LDL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证候要素间各项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风与Ox-LDL成正相关;火与TG成负相关;阴虚阳亢与TC成正相关.[结论]在中风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现象,各证候要素分值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4.
杨见明  陶冶  王雅堂  章超  赵益 《安徽医药》2013,34(3):242-244
目的总结喉咽癌累及食管颈段手术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4例喉咽癌累及食管颈段患者的病例资料,沿安全缘完整切除肿瘤,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修复咽和食管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54.5%的患者淋巴结包膜受侵犯,40.9%的患者保留了喉功能,20.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6.4%,其中淋巴结包膜未侵犯和喉功能保留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喉咽癌累及食管颈段时,只要切除完整,修复得当,可以明显提髙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火瘀夹杂证与凝血因子的关系.方法:对124例高血压低中危、288例高血压高危和157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证候要素评分,将患者分为火瘀夹杂证组、火证组、瘀证组、无火无瘀证组,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166.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EA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癌患者31例,同期胆道良性病变患者3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酶免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胆汁中CA19-9、CEA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胆汁中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胆汁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两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胆汁CA19-9、CEA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EA的测定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A19-9、CEA的测定;胆汁CA19-9、CEA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提高胆管癌的检出率和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7.
目的:观察越鞠升降汤治疗轻中度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越鞠升降汤,对照组服用氟西汀,每天20mg,疗程6周。在0、1、2、4、6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表,并评定疗效,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从治疗后第1周HAMD评分开始显著下降,有效率达88.6%,不良反应少。结论:越鞠升降汤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可靠,安全,起效快。  相似文献   
168.
单细胞五重巢式PCR检测DMD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单细胞多重巢式PCR检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5、48的技术,及应用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前景。方法;获取正常男性单个淋巴细胞和无DMD家族史的单个胚胎细胞,行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5、48的五重巢式PCR,分析扩增成功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20个单个淋巴细胞5个外显子扩增成功率为97%(97/100)、假阳性率为4%(1/25)、假阴性率为0%(0/25),20个单个胚胎细胞5个外显子扩增成功率为80%(80/100)、假阳性率为0%(0/25)。结论:本文建立的单细胞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5、48的五重巢式PCR技术具有较高扩增成功率和特异性,应用于DMD的PGD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探讨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VPCs)来源的外泌体(Exos)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进而对糖尿病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并鉴定人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HRMVPCs)来源的Exos(HRMVPCs-Exos),并对Exos进行PKH67染色后,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孵育进行内吞实验,此后,体外实验分为Control组(5.55 mmol·L-1葡萄糖)、高糖(HG)组(30.00 mmol·L-1葡萄糖)和HG+HRMVPCs-Exos组,各组HUVECs进行相应处理后,应用CCK-8、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以及成管实验等方法检测HUVECs的增殖、迁移以及血管的生成。体内实验分为NC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和STZ+HRMVPCs-Exos组,每组5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各组小鼠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眼底照相、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血管密度以及血管渗漏检测。结果 HRMVPCs可分泌Exos,可以进入HUVECs中。与Control组相比,HG组和HG+H...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3—2015年儿科门诊年龄3~6岁患儿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冬病夏治综合疗法(中药敷贴合离子导入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法),对照组口服核酪口服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病种和每次持续时间,并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中IgG、IgA均有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比较,CD4~+、CD4~+/CD8~+均有明显增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被儿童接受,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为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