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108例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施行急诊手术,其中非紫绀型76例,包括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7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6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主动脉缩窄5例;紫绀型32例,包括法洛四联症11例,法洛三联症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9例.105例行根治术,3例行姑息手术.结果全组术中死亡2例,术后早期死亡6例,总死亡率7.4%;其余患者术后并发症为:残余分流1例,肺部感染12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肾功能不全1例,声带水肿2例,心律失常2例,多次气管插管5例.随访2~48个月,晚期无死亡,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加强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62.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简称参附)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38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经升主动脉根部首剂灌注冷晶体高钾停跳液,阻断心跳后20min开始每隔30min灌注含血停跳液,试验组则于含血停跳液基础上加入参附20ml/L ,其他处理两组相同。从心肌酶谱(CK-MB,LDHI1)等方面观察参附对心肌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心肌酶的改变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差异无显著性,开放升主动脉后显著升高,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参附加入含血停跳液中可加强心肌保护,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对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单纯含血停跳液。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浓度检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与常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心肌保护及疗效评价。方法  OPCAB组 3 6例 ,CABG组 3 6例 (对照组 ) ,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心肌肌钙蛋白水平 ,并评价早期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无差异 ,OPCAB组中 c T-n I的平均血浆浓度在术后基本正常 ,而对照组则有升高 ,且 OPCAB组临床效果也较对照组优越。结论  OPCAB组心肌保护效果比 CABG组好 ,术后早期心脏功能优于 CABG组  相似文献   
64.
心脏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心脏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脂血症、热缺血时间、巨细胞病毒(CMV)抗体阳性、移植后时间及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而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与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不明显;多元Losgitic回归分析,移植后时间和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03)。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实质是慢性排斥反应;与供心的热缺血时间、高脂血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相关。  相似文献   
65.
持续低流量灌注对兔心肺联合保存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Kaneko兔异位心肺移植模型,研究持续低流量灌注技术对兔心肺联合保存的效果。选用健康家兔3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保存期间,实验组心肺经主,肺动脉持续低流量灌注4℃的相庆保存液。心肺移植后,连续观察90分钟,每30分钟记录供体左室收缩压,舒张末压和右房压以及气道峰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以判定移植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6.
我院外科1982年至今施行急症门奇断流术132例,发生近期少见并发症5例(3.3%),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48岁,入院后3小时行手术,术中见结节性肝硬化,门脉高压(3.3kPa),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脾轻度肿大,无腹水,行门奇断流术。术后3天腹胀进行性加重,呼吸浅快,X线腹透为腹腔人量积气,穿抽1500ml气体后缓解;次日腹部体征又复加重,又抽得气体1800ml缓解,无腹水。即行再手术,未发现消化道穿孔病变,下腹有混浊液50ml,吸出送培养,结果为阴性。再次术后3天,腹腔积气减少,7天完全消失。疑诊为“产气杆菌”感染致严重气腹,改用广谱抗生  相似文献   
67.
马凡氏综合征致心血管畸形常表现为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致主动脉瘤伴主动脉关闭不全,也可表现为二尖瓣粘液样变性致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我院于1988年10月和1989年5月先后为两例本病患者分别施行了二尖瓣置换术和Bentall手术(即用带瓣人造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术),手术顺利,分别经23个月和17个月的随访,效果满意,现予报告。例1,男,24岁,工人。因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入院,既往无关节炎病史。体检:体型瘦长,躯干纤细,身高178cm,指距179cm。长形头,狭长面,长指趾,扁平胸。眼球视力正常,血压,心率正常。心前区扪及轻微的收缩期震颤。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二维B超见左室轻度增大,二尖瓣叶增厚过长。彩色及脉冲多普勒可见二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同种异体动脉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和SD大鼠各3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颈动脉移植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辛伐他汀10 mg/(kg·d)治疗8周,对照组每天经口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分别于术后1、4、8周切取移植的颈动脉进行病理检测和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各个时期单核细胞的浸润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内皮细胞较完整;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内膜渐增厚,管腔渐狭窄,而实验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辛伐他汀有保护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并能延缓大鼠同种异体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环孢素A(CsA)在心脏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7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术后予以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第1组予传统三联方案—CsA+霉酚酸酯(MMF)+强的松(Pred)治疗;第2组术前予人源化单克隆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抗体+/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导,续接他克莫司(FK506)+MMF+Pred;第3组术前Daclizumab诱导,术后1~3 d甲基强的松龙过渡,术后第4天接续CsA+MMF(2 g/d)+Pred,CsA血药谷浓度控制在100~150 ng/mL.结果术后肾功能损害、急性排斥及其他并发症第1组发生率最高,第2组明显减少,第3组最少;第3组与前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在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应用,充分显示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0.
郭朝晖  陈道中 《医学综述》2008,14(3):335-337
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组主要存在细胞内、结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具有抗炎症、抗细胞凋亡和减轻过氧化作用,对移植器官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自身保护作用。同时,在生理条件下,HSPs也存在于细胞间隙,调控炎症和排斥反应的过程。HSPs适当的表达可能会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抑制移植排斥;另一方面,HSPs也可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加重移植排斥反应。HSPs对器官移植排斥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