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7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入地金牛酊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达灿 《新中医》1996,28(12):35-35
入地金牛酊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陈达灿*国维主题词带状疱疹/中医药疗法@入地金牛酊/治疗应用两面针/治疗应用投药,局部我科自1990年7月开始应用入地金牛酊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261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68...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制备O/W型消痤霜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以硬脂酸、十八醇为油相,以甘油、蒸馏水为水相,吐温-40,司盘-40为乳化剂。采用TLC法检测主药丹参的存在,临床以消痤霜外搽皮损,并进行对照。结果:该消痤霜制剂临床治疗64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3.7%,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消痤霜制备工艺简单;对皮肤无明显的刺激性;临床研究表明,消痤霜对寻常痤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利湿散冲剂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利湿散冲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湿疹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口服利湿散冲剂;西药对照组38例,口服赛庚啶.共同外用复方蛇脂软膏,治疗4周.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分值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中药利湿散组临床症状分值改善在治疗第三周后优于西药对照组;但中药组的总有效率92.5%与西药组的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显著减少,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中,中药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报告,西药组3例出现嗜睡现象,1例出现轻度恶心.结论中药利湿散的临床总有效率与西药相当,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4.
尿路清对解脲支原体国际标准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尿路清(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地肤子、黄柏、崩大碗等组成)对解脲支原体(Uu)的抑菌作用.[方法]以测定药物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浓度(MIC)的方法测定尿路清对解脲支原体(Uu)国际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敏感性,并以红霉素和四环素做对比,测定63株Uu临床菌株分别对尿路清、红霉素、四环素的敏感性,以判断菌株对尿路清的耐药情况.[结果]尿路清对解脲支原体(Uu)国际标准株(T8)的MIC为7.81mg/mL.63株Uu临床菌株中,31株为四环素耐药株,13株为红霉素耐药株,经统计学检验,Uu临床株对尿路清的敏感性分别与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联系(γ2=1.85,P>0.05;χ2=1.24,P>0.05),对四环素和对红霉素耐药者并不一定对尿路清耐药.[结论]中药尿路清对Uu国际标准株(T8)显示出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对临床耐红霉素、四环素的Uu菌株亦敏感.  相似文献   
45.
陈修飏  陈达灿 《新中医》2002,34(2):71-73
脂溢性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专病专方、外治法与内外合治法、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方面对脂溢性脱发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研究存在临床辨证标准未统一、机理研究缺乏、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的思路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6.
Xuan国维教授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修漾  陈达灿 《新中医》2002,34(9):9-10
介绍Xuan国维教授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皮肌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皮肤黑变病、痤疮、白塞氏综合征、口腔扁平苔藓等皮肤病的经验,并附医案印证。指出运用本方在于调整阴阳,临证要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标本合参,灵活加减,方能获良效。  相似文献   
47.
神经性皮炎属于中医学“牛皮癣”“摄领疮”范畴,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陈达灿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在早期发作时与肝密切相关,治疗重在从肝论治,以清肝火、祛肝风、疏肝经、调肝血为主,慢性肥厚期多证属脾湿血瘀,治当健脾除湿、活血除瘀通络,施以“三术三藤”验方加减。具体选择药物方面,不仅善于针对病机精选药味,注重一药多用,充分发挥药物功效,还贵在随次症灵活加减,从而使全方达到药少力专之效。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逐层解析其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以详细说明和佐证。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比较 2, 4-二硝基氯苯(2, 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 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 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研究模型,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外湿+ 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探索构建小鼠 (Balb/c) 脾虚湿蕴证,进一步应用 DNCB 诱导 Balb/c 小鼠出现特应性皮炎样病变,建立脾虚湿蕴证特应性皮炎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进 行脾虚、湿证症状评分;通过比较各组皮损程度、EASI 评分、经皮水分散失 (TEWL) 值、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 评价小鼠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测定小鼠肌酐、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胃泌素、淀粉酶水平。结果 (1) 在 脾虚湿蕴证造模期间,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出现肥胖、精神萎靡、毛 发污秽油腻、腹泻、肛周清洁度差等情况。在结合施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 (P<0.001) 、脾虚湿蕴证组 (P<0.05) 、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 (P<0.001) 的体质量都有所降低。 (2) 与特应 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的皮损程度更严重,EASI 评分 (P<0.05) 、TEWL 值 (P>0.05) 更高。 (3) 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的脾脏系数升高 (P<0.001) 、胸腺系数降低 (P<0.001) ;与特应性皮炎组比 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脾脏系数 (P>0.05) 、胸腺系数都降低 (P<0.05) 。 (4) 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 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小鼠肌酐 (P<0.01) 、葡萄糖 (P<0.001) 、总胆固醇 (P>0.05) 、甘油三酯 (P> 0.05) 、胃泌素 (P<0.001) 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 (P<0.01) ;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 炎组小鼠肌酐 (P>0.05) 、葡萄糖 (P<0.05) 、总胆固醇 (P>0.05) 、甘油三酯 (P>0.05) 、胃泌素 (P<0.001) 水 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 (P>0.05) 。结论 “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结合 DNCB 诱导特应性皮 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模型既可表现出明显的脾虚湿蕴证中医指征,也可表现出特应性皮炎病样特征,可作为可靠的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后续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病理机制探讨、中药复 方药效评价、药理机制探讨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是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常见的致病菌[1].为了探讨复方中药对这些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我们分别采用液体试管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尿路清对以上病原体的体外抑制效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润肤消炎洗剂对特应性皮炎(AD)皮损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影响.方法 选取23例AD患者,左侧(或右侧)上肢(或下肢)的典型皮损作为治疗组靶皮损,对侧相应皮损则作为对照组皮损.(1)治疗组靶皮损以润肤消炎洗剂外洗或湿敷,治疗14 d.对照组皮损不给予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皮损处金葡菌定植密度.(2)检测润肤消炎洗剂对标准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靶皮损的金葡菌定植密度[(107 893±260 049)CFU/c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皮损[(343 321±424 940)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润肤消炎洗剂(中药浓度1 g/ml)对标准金葡菌和MRSA均具有抑菌作用,与阳性对照组(2%夫西地酸钠)的抑菌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炎、抑制金葡菌可能是润肤消炎洗剂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