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为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mm^3,特征型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伊曲康唑口服液疗效较好。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成为广州地区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皮疹,基本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儿,可通过血、骨髓培养及皮肤活检确诊,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安全、有效、可及性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高对儿童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儿男女比例3∶1,发病年龄5个月至14岁。临床多有发育迟缓,不同程度营养不良。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51例,咳嗽22例,气促12例,皮疹8例,腹泻16例,贫血23例,肝/脾肿大27例。肺部感染诊断:肺孢子菌(PCP)11例,细菌11例,结核菌8例,马尔尼菲青霉菌(PM)7例,曲霉菌4例,巨细胞病毒(CMV)3例,其他真菌7例。所有患儿胸部影像学均异常,包括双肺间质性改变33例,其中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18例;斑片状阴影30例;结节灶9例;弥漫粟粒状结节灶7例;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14例;胸腔积液9例。不同病原肺炎所对应的CD4+细胞计数不同:罹患PM、曲霉菌、结核菌及CMV导致肺炎的患儿CD4+计数明显低于细菌及真菌所致肺炎(χ2=18.520,P=0.005)。治疗后好转44例,未愈死亡7例。结论儿童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和其他真菌肺炎的艾滋病患儿的CD4+及Th/Ts比值,明显高于合并其他原因肺炎的艾滋病患儿,CD4+细胞计数对帮助判断肺部感染的病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3.
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的营养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营养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患者40例,分成A、B两组。两组均采用了HAART治疗,三正餐为半流饮食。A组在两餐之间增加营养均衡的营养素,共加餐3次/d,840kJ/次(200kcal/次)。A组全日提供热量为6300kJ(1500kcal)。B组全日提供的热量是3780kJ(900kcal)。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体重平均增加(3.8±7.2)kg;B组增加(1.36±5.7)kg。A组BMI值平均增加(1.75±2.79);B组增加(0.40±3.14)。A组CD4细胞计数平均增加(21.50±30.56)个/uL;B组增加(12.75±16.75)个/μL。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患者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54.
目的采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3CT-AZT)、依非韦仑(EFV)联合治疗方案对中国农村HIV-1感染者治疗52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如何在资源匮乏地区建立国际标准的研究现场以及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RV)不良反应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共入选100例18岁以上、CD4+T淋巴细胞(CD4)〈350/μL、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慢性感染者,接受每日2次3CT—AZT和1次睡前服用EFV600mg持续52周的前瞻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分别于治疗1、2、3、4、8、12、24、36、48和52周末随访检查,详细记录病毒载量(VL)、T淋巴细胞亚群和耐药情况以及其他生化指标,记录和分析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在中国贫困地区建立国际标准的治疗研究现场,并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报告、转诊和会诊网络。②治疗前CD4计数和VL分别为(204.0±101.0)个/μL和(4.47±0.87)log拷贝/mL。治疗结束时,CD4计数升至(313±137.2)个/μL,87例患者VL〈400拷贝/mL。③三级及以上不良事件者13例。④至2007年2月4日,72例到达研究终点,28例提前退出研究。结论①3CT-AZT与EFV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V-1复制,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多数不良事件轻微。②在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临床治疗研究可采用地方CDC和医院共同参与的模式。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观察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A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2020年在市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住院治疗的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至少随访观察1年以上患者,根据资料记载不同医生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3组,将这些患者分为仅予ART组(A组)、ART+激素组(B组)、ART+激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所占比例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特征...  相似文献   
58.
艾滋病合并细菌与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 (AIDS)患者机会性细菌感染状况及其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总结我院近 5年收治的 6 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机会性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 9例 (79.0 % )发生细菌感染 ,共分离出各种细菌 82株。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败血症和心血管系统感染。多系统及多种细菌感染率分别为 6 7.4 %和 4 2 .8% ,以细菌感染为直接致死原因者占死亡病例的 6 4 .3% (9/ 14 )。感染细菌依次为葡萄球菌属、真菌、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属。表现为对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现象 ,真菌对咪唑类药物耐药。结论 :AIDS患者机会性细菌感染发生率高 ,是住院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多种细菌同时感染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血/骨髓培养确诊为AIDS合并PSM的患者,分别给予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疗程28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5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伏立康唑治疗组2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组32例。治疗14d和28d时,伏立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0%、65.0%和56.3%、71.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0,P=0.254;Z=0.273,P=0.601),但两组28d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4d(Z=3.994,P=0.046)。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因毒副作用停药的现象,但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临床毒副反应较重且出现了血清肌酐的升高。结论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均为治疗AIDS合并PSM的有效方法,但伏立康唑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0.
艾滋病并重症肺炎诊断、治疗及实验室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7例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热为最常见首发症状100%(27/27),呼吸困难100%(27/27),咳嗽51.85%(14/27)。肺组织活检、BALF培养和血液培养获得病原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82.6%(19/23)、13,04%(3/23)和22.22%(6/27)。24例患者CD4〈50/ul。结论AIDS合并重症肺炎的病原以结核杆菌、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为主,多重病原体感染并不少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