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330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23篇
  2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铅中毒大鼠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实验研究铅中毒以阐明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对照组10, 30和60 mg/kg组. 醋酸铅腹腔注射,隔天染毒1次,7次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酶活性. 另分别向大鼠血清中加入醋酸铅使其终浓度为0,30及300 μmol/L,37℃孵育3 h,测定血清酶活性.结果:体内实验表明,随染铅剂量的增加,血清ALP与LDH活性变化呈下降趋势(P<0.05);而γ-GT及AST活性变化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0.05);ALT活性变化先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后随铅剂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体外实验表明,铅对ALT活性抑制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对LDH,ALP,AST及γ-GT活性未见有抑制作用.结论:铅中毒所引起的部分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其活性受到铅等因素不同程度的抑制所致.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1月—2001年10月,对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228例次,肝动脉化疗 碘化油栓塞26例;肝动脉化疗 碘化油 明胶海绵栓塞35例;肝动脉单纯灌注化疗15例。结果:化疗 碘化油 明胶海绵治疗效果最佳;化疗 碘化油治疗次之;单纯灌注化疗效果最差。本组患者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4.2%、59.2%、21.1%。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作为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在临床症状改善,肿瘤明显缩小者,可行积极采取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83.
以基层就业为导向的医学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本科生必须面向基层就业已经是社会现实,但医学本科生目前所拥有的就业能力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求的人才要求差异较大,从医学本科生的教学模式、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和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将是提升医学生本科生面向基层的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4.
伴限局性Castleman病的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伴限局性Castleman病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pemphigus,PNP)及其电镜所见。患者女,33岁。口腔黏膜糜烂3个月,外阴溃疡2个月,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多形性皮损20余天。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膜后实质性肿块,手术切除肿块后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PNP改变。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棘细胞间IgG沉积。电镜下见基底层上棘细胞松解及凋亡。腹部肿块切除后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皮损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985.
目的:降低微创手术患者的安全风险,从而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 年1-12 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安全风险研究,对微创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流程的监测,经统计讨论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 PN),R PN 值高的6 个项目是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选取2011 年1-12 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高危因素,分析高危环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对照组6 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1570,均值261.67 ;实验组6 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385,均值6 4.67,实验组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找出安全风险高的环节,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37例。男25例,女l2例;年龄1.5~32岁;心上型TAPVD23例、心内型l3例、心下型1例;超声心动图证实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3例;行心导管检查l2例;多排螺旋CT(MDCT)检查2例。心上型采用心脏上翻法3例,双心房横切口12例,左房顶部入路3例。肺总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5例,作上腔静脉至右心房纵切口。心内型经右房斜切口,用较大的自体心包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将冠状静脉窦、肺静脉口隔入左心房。1例心下型,用心脏上翻方法将共同肺静脉干与左心房吻合。术中根据情况放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心律失常9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随访2~l6年,心功能NYHAⅠ级34例,Ⅱ级3例。无心律失常、无吻合口狭窄及肺静脉梗阻发生。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对设计手术方案尤为重要,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心血管照影及MDCT检查。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手术的关键是吻合口够大,血流通畅,防止肺静脉梗阻。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血液病患者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4年9月我院血液病区住院患者102例,分别测定患者血清PCT与CRP,观察每位患者血清PCT与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并及时观察患者送检的血培养及其他样本培养结果。结论在血液病患者感染性疾病中,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RP和PCT浓度,对临床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单独监测CRP浓度。  相似文献   
988.
989.
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IL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吉非替尼引起的ILD报道文献共222篇,剔除资料缺失及重复报道的文献,对剩余文献中的患者一般资料、吉非替尼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ILD发生时间及相关症状、治疗和转归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吉非替尼致死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文献52篇,涉及67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在28~85岁。ILD发生时间为用药后2~210d,2周内死亡的有11例。IL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伴典型的胸部CT改变。67例患者经相关治疗,好转46例,死亡21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ILD出现时间和是否及时停药等4项因素可能成为ILD致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不良反应致死率高,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正确的措施改善IL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0.
脑性瘫痪是指由于胎儿或婴幼儿期未成熟脑发育缺陷和或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持久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随感觉、知觉、认知、语言、行为和智力障碍以及癫痫等,是一组临床综合病症[1-2]。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生院内感染,将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