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读经札记4则     
从临床角度阐述了“五脏盛,巧能泻”“水冰地坼”“下虚上实”“肾主欠”的含义,认为:“五脏盛,乃能泻”应解释为五脏充盛,肾才能泻生殖之精;“水冰地坼”在人体与“肾恶燥”相应,是肾阳虚弱,不能蒸腾水液以润机体所致;“下虚上实”是人体衰老时出现的下焦肾阳虚弱,上焦水湿停滞的表现;“肾主欠”原理是卫气当行阴分而未尽入,于肾足少阴经处往来出入,“阴阳相引”而呵欠连连。  相似文献   
12.
1 患者 ,男 ,68岁 ,因双上肢颤动 2年 ,加重并下肢颤动、行走困难 2月于 1 999年 6月 1 3日以“肝硬化性脊髓病、脾功能亢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后”收住院。患者于 6年前体检时被诊断为“肝硬化、慢性乙肝” ,当时未予重视 ,也未治疗。 1 997年 3月患者出现呕血、黑便 ,在河南某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为防止复发 ,于 4月行TIPSS术。术后 1月 ,因进食蛋白质饮食出现反应迟钝、行为异常、不识人、嗜睡等肝性脑病症状 3次 ,血氨 2 2 0 μg…  相似文献   
13.
肺阴亏虚咳嗽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阴亏虚型咳嗽的机制。方法:采用肺阴亏虚证公认的造模方法,复制成肺阴亏虚咳嗽动物模型,以灌服沙参麦冬汤做为反证,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l(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的变化。结果:肺阴亏虚咳嗽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客观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肺阴亏虚咳嗽有可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肿瘤微生态系统探讨中医肿瘤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于肿瘤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越来越受到当今医学界重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机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阐释,用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中医肿瘤病机学说将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研究思路。本文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联合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共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250 mg,2次/d)联合阿莫西林(1000 mg,2次/d),治疗7 d;之后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同治疗组;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2%(49/52)、88.5%(46/52)、11.5%(46/50)和92.0%(6/52)、82.0%(41/50)、12.0%(6/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费用分别为(320.5±24.5)、(370.8±27.8)元,治疗组期望成本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木犀草素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1×10-6.1、1×10-5.6、1×10-5.1、1×10-4.6、1×10-4.1、1×10-3.6、1×10-3.1 mol·L-1木犀草素加药组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等体积累加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使用Myograph动态描记系统分别记录高K+、苯肾上腺素(PE)对大鼠离体血管环的收缩作用;观察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对高K+、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同时采用多种工具药干预,探讨木犀草素舒张血管作用与内皮、钾通道及钙通道的相关性。结果 木犀草素对高K+和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微动脉血管最大舒张率分别为(42.75±3.13)%和(82.64±1.80)%;其对去内皮微动脉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率为(94.52±0.76)%;在灌注压力存在的条件下,其对高K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09新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酰酶基因的进化规律。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下载最新收录的A/H1N1的基因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4.0(MEGA4.0)软件来排列和修剪流感病毒各段基因序列并构建进化树。结果不同地区分离到的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酰酶编码基因均具有高度同源性,同一国别的亲缘关系更近,不同国别的亲缘关系稍远。结论说明此次新型甲型H1N1流行病毒来自同一传染源,且病毒到目前还没有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4T1乳腺癌细胞株接种联合慢性束缚应激方法构建乳腺癌合并抑郁症小鼠模型核心行为症状、生物学指标、病理学等改变。方法 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Control)组、束缚(Stress)组、移植瘤(Tumor)组和束缚移植瘤(Stress+Tumor, S+T)组,将4T1细胞株接种于Tumor和S+T组小鼠腋下,待成瘤后,给予Stress和S+T组小鼠束缚应激21 d。造模期间监测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实验结束后,采用糖水偏好、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等试验评价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小鼠处死后,测量小鼠瘤体重量和体积;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相关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酮(CORT)的含量;运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肿瘤和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S+T组小鼠体重、摄食量显著降低,瘤体重量和体积明显增大,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VEGF)水平显著升高,快感和对新环境的探索欲望减弱,紧张和绝望行为显著增强,血清神经递质5-HT和NE水平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体内探讨六君子汤防治肺癌恶病质小鼠肌肉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组,抑制剂组,六君子汤联合sttatic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小鼠肺癌细胞(Lewis细胞)右前腋下皮下接种的方法建立肺癌恶病质肌肉萎缩小鼠移植瘤模型,在造模第8天,六君子汤组给予六君子汤灌胃(9.56 g·kg-1·d-1)和抑制剂组腹腔注射抑制剂[25 mg·kg-1·(2 d)-1]治疗。药物干预3周后取材,称量小鼠体质量、腓肠肌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腓肠肌肌纤维病理变化及横截面积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腓肠肌中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肌肉萎缩盒F基因(MAFbx),肌肉环状指基因1(MuRF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腓肠肌中STAT3,MAF...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综合分析脾虚证发病率,比较其在不同疾病中差异.方法 利用期刊网数据库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有关脾虚证临床研究资料,提取脾虚证在疾病总体发生率,比较它在不同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82篇;涉及病症43个,病例总数44138,脾虚证发生率为33.9%;结论 不同疾病人群中,脾虚证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消化系统疾病脾虚证发生率明显大于非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