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6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73篇
  5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王京旭  魏平  王俊祥  陈海英  顾光 《临床荟萃》2009,24(23):2031-2033
目的研究外周血CD19^+及CD23^+/CD19^+细胞的表达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RA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及CD23^+/CD19^+细胞的表达率,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RA组外周血CD19^+及CD23^+/CD19^+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10.236±2.212)%vs(6.870±1.052)%,(5.134±1.069)%vs(2.100±0.652)%(P〈0.05或〈0.01)。CD23^+/CD19^+细胞的表达率与实验室指标ESR、CRP均呈正相关(P〈0.01),CD19^+细胞表达率与ESR、CRP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存在CD19^+及CD23^+/CD19^+细胞的表达增高,检测CD23^+/CD19^+细胞的表达情况可能对RA病情监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AS患者血清和关节液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IL-17、IL-10和IL-4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S患者血清TNF-α、IL-17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4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AS患者关节液TNF-α、IL-17和IL-4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清水平.结论 AS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存在异常,为Th1优势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雌激素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冠心病有较高的干细胞存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免疫表型;MTY法检测细胞活性;Rhodamine-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T-PCR检测Caspase-9的表达。结果H2O2促进干细胞凋亡,而雌激素可提高干细胞的活性,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抑制Caspase-9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雌激素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4.
布鲁氏菌病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70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掌握临床特征,为今后布鲁氏菌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存在误诊现象,从发病到确诊为布鲁氏菌病平均时间为52.5 d。结论在临床医生中,普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谷氨酰胺合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GLT-1)表达的改变,研究视神经挫伤后视网膜谷氨酸代谢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右眼视神经挫伤模型48只。术后1d、7d、14d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大鼠玻璃体谷氨酸浓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GS、GLT-1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挫伤后1d、7d、14d,大鼠玻璃体谷氨酸浓度升高,与对侧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P=0.0000、P=0.0000)。视神经挫伤后1d,GS高表达(P=0.0054);挫伤后7d,GS表达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9);挫伤后14d,GS低表达(P=0.0333)。视神经挫伤后1d、7d,GLT-1的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5、0.6537);但挫伤后14d,GLT-1低表达(P=0.0403)。结论视神经挫伤后玻璃体谷氨酸浓度升高,与视网膜GS、GLT-1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血清、心肌组织中NO、NOS水平及心肌胶原纤维的变化,探讨NO与心肌胶原纤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和模型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心肌匀浆中的NO含量及NOS活性,利用Van Gieson氏胶原纤维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DM大鼠血清、心肌中的NO、NOS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不断降低,心肌胶原纤维在糖尿病组明显增生,而且也随着病程的延长不断加重.结论:DM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增生与细胞中NO及NOS水平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考察阿奇霉素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20mg受试阿奇霉素片和参比阿奇霉素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进行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次口服20mg受试阿奇霉素片和参比阿奇霉素片后,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0±1.4)h和(1.8±0.6)h;峰值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584.27±258.93)ng/ml和(523.27±186.53)ng/ml;t1/2分别为(47.64±10.38)h和(51.96±12.49)h;药时曲线下面积采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3532.26±1311.69)和(3500.10±1229.70)ng.h/ml,AUC0→∞分别为(3986.30±1443.53)ng.h/ml和(4015.14±1426.56)ng.h/ml。结论:国产阿奇霉素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27.8%),主要参数的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胸腺细胞在胸腺内区域性分布的形态学变化,研究木犀草素对衰老大鼠胸腺形态学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年龄分组及治疗组,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胸腺细胞在胸腺内分布的增龄改变,并分别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结果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木犀草素对老年胸腺细胞区域性分布及部分凋亡细胞的保护逆转。能增加实验性衰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增强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并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结论木犀草素具有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胸腺组织结构的增龄性形态学改变,了解引起胸腺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胸腺切片制作、染色,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胸腺主要结构的增龄性变化,对胸腺皮、髓质的细胞密度之比的变化进行测试。结果:光镜观察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胸腺皮质变薄,胸腺细胞稀疏,皮、髓质分界不清;胸腺皮、髓质的细胞密度比例随增龄降低。而电镜下观察到胸腺细胞退化萎缩,出现了大量的脂肪、纤维、凋亡的胸腺细胞,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核固缩。结论:随着鼠龄增大,胸腺细胞及上皮性网状细胞等线粒体结构的退化数目减少,胸腺萎缩退化。  相似文献   
40.
非霍奇金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其临床表现较为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以左下肢浮肿为首要表现的非霍奇金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