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81.
穴位刺血对变应性鼻炎大鼠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理.方法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穴位刺血治疗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鼻黏膜P物质含量,并设立中药穴位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和正常健康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P物质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穴位刺血治疗后鼻黏膜P物质明显下降,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内P物质升高(P<0.05),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结论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和鼻黏膜异常的P物质水平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82.
Withering[1]于1785年首次报道了洋地黄治疗心衰病人的水肿 ,直到1920年才清楚地阐述了其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 ,洋地黄作为纯粹的正性肌力药物一直应用于临床。只是近十几年来 ,提出了其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洋地黄的神经内分泌作用综述如下。一、抑制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SNS)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病理生理特点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增强 ,最显著的特征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表现为明显的儿茶酚胺 (CA)活性增强。大量的证据表明 :洋地黄可降低CHF病人的交感神经活性 ,是通过恢复或增强压…  相似文献   
483.
目的 :探讨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总IgE、IL -4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对wistar大鼠进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制模 ,96只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穴位刺血治疗组(24只)、白芥子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24只)、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对照组(24只)和模型对照组(24只)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24只)。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IL-4含量和血清总lgE水平。结果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IL-4含量和血清总l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1)。穴位刺血治疗后外周血IL-4含量明显降低 ,血清总IgE水平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1) ,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结论 :穴位刺血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对外周血IL -4含量和IgE水平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484.
目的 :观察维库溴铵抑制插管时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颤的效果。方法 :选择 6 0例择期手术患者 ,以琥珀胆碱快速诱导 ,全麻气管插管。用维库溴铵预处理 ,以抑制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颤。根据预处理时维库溴铵用量不同随机分成三组。 组用 0 .0 1mg/kg维库溴铵预处理 , 组用 0 .0 2 m g/kg, 组用 0 .0 4m g/kg。观察患者的肌颤与肌松程度。结果 : 组效果最佳。结论 :用 0 .0 2 m g/kg维库溴铵抑制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5.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对室间隔缺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5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在连续监测心率和血压的情况下,静脉滴注NTG0 .4~0 .8 μg·kg- 1·min -1 ,利用超声心动图在用药前、用药后1 h、6 h 分别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 、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shortening,FS)、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 artery mean pressure,PAMP) 、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 和左心室壁应力(left ventricular wallstress,LVWS) 等。结果:PCWP用药前(2.8 ±0 .4) kPa,用药后1 h 降至(1.7 ±0 .4) kPa,6 h 降至(1.6±0.4) kPa( P< 0 .05) ;LVWSⅠ用药前(4-32±0-56) N/cm2 ,用药后1 h 降至(3-65 ±0-59) N/cm2 ,6 h 降至(3-87 ±0-60) N/cm2( P< 0.05) ;LVW  相似文献   
486.
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3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陈永红 《中国针灸》1998,18(8):453-455
应用 EL ISA法检测并比较了 31例穴位刺血治疗变应性鼻炎前后血清总 Ig E、特异性 Ig E的变化 ,设立了息斯敏治疗对照、辛芩冲剂治疗对照、健康人血清对照及空白安慰剂对照。结果表明穴位刺血对血清总 Ig E水平有调整作用 ,对特异性 Ig E(D.f.)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7.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5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和17例肺炎患儿及17例正常健康小儿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和心率矫正之左室周径平均缩短速度(mVcfc);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红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结果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组(49±6g/cm2)较肺炎组(42±9g/cm2)和正常对照组(41±8g/cm2)增加;AⅡ: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组(366±160ng/L)较肺炎组(56±16ng/L)和正常组(38±8ng/L)增高;红细胞内游离钙水平: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组F335/F385(1.90±0.28)和肺炎组F335/F385(1.86±0.26)较正常组F335/F385(1.66±0.24)增加;EF、FS和mVcfc无改变。结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无心肌收缩力下降,而AⅡ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它们在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8.
陈永红 《妇幼护理》2024,4(1):59-61
目的 分析采取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比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窘迫、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89.
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科学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现已被护理界广泛应用于病人护理中.运用护理程序有系统、有组织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解决和处理护理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护理程序在心脏病介人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0.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根据血液中各种细胞的体积不同,WBC体积范围在120—4.50fl,RBC在85—95fl,PLT在2—30fl,三分类血细胞计数是利用它们的体积及数量的不同和产生的电脉冲幅度不同来测定。我们对WBC计数时间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