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高血压痛患者血清ehemer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无糖尿痛病史的高血压痛患者(高血压组)和4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sCRP等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chemerin水平,并用胰岛素抵抗指数(1RD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结果高血压家族史、腰围、血压、空腹胰岛素IRI、hsCRP及Chemerin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血清chemerin与各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患者血清chemerin与hsCRP、空腹胰岛素、IRI、血肌酐、腰围呈正相关(P均〈O.05)。偏相关分析在校正年龄、性别后,血清Chemerin与hsCRP、IRI仍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4,0.321,P〈0.05),P均〈O.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家族史、IRI、hsCRP及Chemerin与高血压密切相关(P〈O.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密切相关,这提示chemerin可能通过炎症、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腰椎导引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治疗组采用腰椎导引术,对照组采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推拿手法。疗效评价方法:①视觉模拟测试表(VAS);②JOA评定量表。结果①1个疗程后,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后电话随访,2组VAS比较有显著疗效(P<0.05);②1个疗程,JOA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的疗效(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导引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模型(CCI)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的表达和推拿手法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推拿手法干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CCI模型组、CCI模型+推拿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但不进行结扎; CCI模型组及CCI模型+推拿组均参照Bennett G J的方法稍作改进制备神经病理痛模型; CCI模型+推拿组于造模后第4~17天实施每天1次、每次10 min的推拿干预。疗程结束后Western blot检测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组织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CCI+推拿组的背根神经节NMDAR2B的表达量均上调(P 0. 01); CCI模型组、CCI+推拿组的背根神经节NMDAR2B的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的脊髓背角NMDAR2B的表达量上调(P 0. 01);与CCI模型组比较,CCI+推拿组的脊髓背角NMDAR2B的表达量被逆转(P 0. 05)。结论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NMDA受体亚单位NR2B参与大鼠神经病理痛的形成和维持,推拿手法可通过抑制脊髓NR2B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脊髓背角中枢敏化以发挥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SET训练治疗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SET训练,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MPQ、ND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T训练对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属"腰腿痛"范畴.急性疼痛常为患者就诊的首要问题,也是临床中治疗的难点.本专科通过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突出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本病38例,疗效肯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以及对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和疼痛主观感受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治以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颈部肌群肌电信号和肌力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CU颈椎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MCU肌力增长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IEMG、MPF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于颈椎病患者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增加和提高痛阈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77.
大椎穴振法对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椎穴运用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方法在异常应力环境下制作颈椎病动物模型,测定NO、NOS含量。结果造模后大耳兔血清和肌肉组织匀浆中,NO、NOS含量显著升高;行大椎穴振法后,血清和肌肉组织匀浆中NO、NOS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大椎穴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与其改善颈椎病的生物信息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78.
疼痛是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表现,兼具身心合一的特质。“形神一体观”是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基石,为指导推拿治疗疼痛类疾病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形神一体观”,分别从调形和调神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五脏生理功能与神志活动的相互影响,展开对推拿五脏背俞穴干预疼痛的痛感觉、痛情绪和痛认知三个不同维度的阐述。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在证实推拿提高痛阈的同时,关注疼痛相关负性情绪和认知的研究,不断挖掘推拿在镇痛方面的优势,为其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后,对大鼠背根神经节PLC/IP3R/Ca2+信号通路及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腹部推拿对溃疡性结肠炎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美沙拉嗪组4组,除空白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外,其余各组采用自由饮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SS)的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造模第2日起推拿组采用腹部推拿进行干预,美沙拉嗪组进行美沙拉嗪溶液进行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仅俯卧位束缚固定于固定器中。干预15日后,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铜比色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RG)细胞钙离子浓度;ELISA法检测DRG组织中磷脂酶C(PLC)、肌醇1,4,5-三磷酸(IP3)、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P3R)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DRG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DRG细胞Ca2+浓度和DRG组织中IP3、IP3R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DRG细胞Ca2+浓度有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