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9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52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705篇
内科学   481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89篇
综合类   1553篇
预防医学   520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564篇
  5篇
中国医学   853篇
肿瘤学   18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于有高营养风险以及口服饮食无法满足正常需求的住院患者,应尽早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但喂养不耐受被认为是不能达到目标营养量的主要原因.目前喂养不耐受在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定义、明确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喂养不耐受相关的定义、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5年4 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新导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管通路选择和并发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258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tiovenous fistula,AVF)的患者占87.60%、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12.40%。新导入 患者61例,首次透析采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的患者占80.33%,AVF占8.19%,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9.84%,动静脉 穿刺占1.64%。AVF选择吻合血管依次为腕桡动脉-头静脉(76.55%)、肱动脉-头静脉(11.06%)、前臂中段桡动脉-头静脉 (7.08%)、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和肱动脉-贵要静脉(5.31%)。AVF发生并发症占总AVF透析人数的 34.07%,其中动脉瘤占 24.34%。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绝大多数采用 AVF,而新导入透析患者中使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者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BGS-trap监测数据的时空分析方法在登革热疫情蚊媒控制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中山市出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社区应用BGS-trap进行伊蚊成蚊密度监测,7月27日起至8月5日基于监测数据利用Satscan连续进行每日时空扫描分析,评估是否存在蚊媒的时空聚集;地图绘制和结果可视化展示由ArcGIS实现。结果 2015年中山市G社区发现登革热本地病例3例,疫情持续11d,Satscan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5天发现5个应重点处理的区域。结论在登革热疫情中,BGS-trap、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时空扫描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及时的确定热点地区,从而为该地区的灭蚊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比较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与静脉给药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接受急诊PCI治疗且使用替罗非班的98例STEMI患者根据用药途径分成两组,甲组51例为冠脉内给药,乙组47例为静脉给药。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及3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甲组治疗后LVEF比乙组高,LVEDV、LVESV比乙组低(均P<0.05)。甲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2%(2/51),乙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给药相比,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能有效改善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条件性胰岛β细胞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serine protein kinase,CASK)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CASK基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CASKloxp/- 雌鼠与CASKloxp/Y雄鼠杂交,获得基因型为CASKloxp/loxp雌鼠、CASKloxp/Y雄鼠;再让条件性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雄鼠与CASKloxp/loxp雌鼠杂交获得CASKloxP/YMIP?Cre雄鼠和CASKloxP/-MIP?Cre雌鼠。CASKloxP/YMIP?Cre基因型小鼠即为本实验所需要构建的模型小鼠。小鼠生后1~2周剪尾,通过PCR鉴定小鼠基因型,4~5周龄时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表达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技术验证CASK基因敲除效果。结果:从引进这两种小鼠开始,繁殖10个月,共获得基因型为CASKloxP/YMIP?Cre的雄鼠28只,PCR 结果证实小鼠基因型符合CASKloxP/YMIP?Cre。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ASKloxP/YMIP?Cre小鼠胰岛CASK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利用 Cre/loxp系统,成功构建了条件性胰岛β细胞CASK基因敲除小鼠,为在动物水平研究CASK基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筛选出5-氟苄氧基杨梅醇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强的同分异构体。方法通过3H-TdR掺入法观察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抑瘤效果最好的5-氟苄氧基杨梅醇结构。结果 100、50、25、12.5、6.25、3.125μg/mL 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抑制率:5-对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100.0±0.0)%、(99.5±0.8)%、(80.6±6.7)%、(42.0±5.5)%、(26.5±4.3)%;5-间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99.9±0.0)%、(90.6±3.2)%、(49.2±8.5)%、(22.1±3.6)%、(0.7±1.0)%;5-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100.0±0.0)%、(92.5±4.2)%、(60.2±10.6)%、(10.7±2.3)%、(4.8±2.8)%。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其中5-对氟苄氧基杨梅醇抑瘤效果最好(P0.01),3.125μg/mL浓度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5-对氟苄氧基杨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制备马黄酊复方提取物凝胶并研究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减压干燥法制备马黄酊复方提取物;分别取0.5%、1.0%、1.5%用量的卡波姆来制备凝胶基质,以确定具有最佳涂布性能的凝胶基质中卡波姆的用量;将马黄酊复方提取物、尼泊金甲酯等加入空白凝胶基质中,搅拌均匀,制备复方凝胶剂;以耳肿胀和足跖肿胀试验初步测定马黄酊凝胶的抗炎活性。结果:通过观察凝胶均匀性、细腻度、黏稠度、舒适度等,发现质量百分比浓度1%卡波姆空白凝胶较为适宜作为凝胶基质,制备的马黄酊复方提取物凝胶外观颜色均匀,涂布性能良好;5%与10%马黄酊复方提取物凝胶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活性。结论:马黄酊复方提取物凝胶处方和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及与该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哈萨克族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时期3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患者PBMCs中miR-146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记录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水平,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miR-146a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为1.708±0.375,对照组为1.025±0.225,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ESR、CRP、血小板、CCP、AKA、RF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中miR-146a表达上调,但其表达水平与病情未显示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不良生活方式及负性情绪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打鼾、饮食习惯、锻炼情况)和负性情绪(抑郁、焦虑)。结果两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吸烟、饮酒、打鼾、饮食习惯、锻炼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抑郁、焦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大量饮酒、打鼾、饮食偏咸、抑郁、焦虑均为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脑卒中和吸烟、大量饮酒、打鼾、饮食偏咸、抑郁、焦虑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吸烟、大量饮酒、打鼾、饮食偏咸等不良生活方式及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与脑卒中发病关系密切,应及时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者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可能对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