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脏穿通伤的病情极为严重,可迅速危及生命。本组共收治17例,现报告如下: 本组共17例均为男性,年龄15~3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min以内者5例,30~60min 9例,其他3例时间较长。均为锐器伤。受伤部位:左心前区9例,心前区附近5例,右胸1例,左季肋部及剑突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生物制剂(LW-PSB)对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区神经元Bcl-2和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维生素E(VE 0.27 g.kg-1)组、LW-PSB治疗组(0.50 g.kg-1)和正常对照组,共4组,每组各10只。造模后第15天开始按0.02 mL.g-1体重灌胃给药,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30 d。末次给药30 min后处死并分别取各组小鼠脑海马体,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脑海马区神经元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W-PSB治疗组Bcl-2 2-△△Ct显著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和LW-PSB治疗组Bax 2-△△Ct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和LW-PSB治疗组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LW-PSB治疗组Bcl-2 2-△△Ct升高(P<0.05)、Bax 2-△△Ct降低(P<0.05)和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通过促进脑海马区神经元Bcl-2 mRNA的表达和抑制Bax mRNA的表达起到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水溶性蜂胶(WSP)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n=6),即正常对照组(NC组)、溃疡性结肠炎组(DSS组)、蜂胶低剂量组(L-WSP组)、蜂胶高剂量组(H-WSP组)。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张力测定仪检测离体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肠系膜血管HE染色并分析血管壁厚度/管腔半径(WT/LR)。检测肠系膜动脉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DSS组相比,L-WSP组和H-WSP组大鼠结肠长度增长(P<0.05),结肠组织的结构和形态损伤减轻,肠系膜动脉血管壁变薄,WT/LR下降(P<0.01),肠系膜动脉对乙酰胆碱(ACh)介导的舒张反应减弱(P<0.01),肠系膜动脉eNOS活性和NO含量增加(P<0.01);经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孵育30 min后,肠系膜动脉对ACh介导的舒张反应减弱(P<0.05)。结论:WSP能保护UC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损伤并改善动脉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NOS/NO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水平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分布,分析其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PASI评分、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网膜素-1水平。结果 BMI、腰围、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网膜素-1水平在轻、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MetS的两组患者在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网膜素-1水平每上升1个水平,腰围降低0.17(95%CI:0~0.34),收缩压降低0.73(95%CI:-0.06~1.41),甘油三酯降低0.03(95%CI:0.01~0.05),其中血清网膜素-1水平对收缩压的影响最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16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膜素-1水平每上升1个三分位数,银屑病患者合并MetS风险的OR=0.64(95%CI:0.46~0.89)。...  相似文献   
35.
目的术前胆道引流对肝门胆管癌病人术后是否有益一直存在争议,本篇meta分析就这一争议做出分析。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和CBM在2016年11月25日以前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收集关于术前胆道引流对于肝门胆管癌病人术后的影响。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评估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结果术前胆道引流可增加肝门肝管癌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病率(RR=0.57:95%CI=0.79~3.10,P=0.009)和降低术后肝衰的发病率(RR=0.45,95%CI=0.24~0.87,P=0.02)。采用外引流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更是相对于未引流更高(RR=1.32,95%CI=1.02~1.71,P=0.03)。在术后死亡率和发病率,包括一些非感染发病率引流组与未引流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胆道引流可以减少术后肝衰发病率,但会增加术后感染发病率,需根据时机选用。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31岁。因面部及颈项部皮疹2年,于2013年11月23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面部可见大小不等毛囊性丘疹、囊肿呈痤疮样改变,部分其上可见少量黄褐色厚痂;右侧颈项部可见哑铃状或葫芦状皮损,毛发无生长或已脱落,上半部覆有黄褐色痂,形如蛎壳样,痂皮不易剥脱,剥去痂皮显露溃疡面,边缘呈堤状隆起,下半部为陈旧性瘢痕。取痂皮镜检见大量孢子及菌丝,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绝大多数为翠绿色菌落。病理检查:表皮内见少量真菌菌丝,真皮层和毛囊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最后诊断为念珠菌肉芽肿。经抗真菌治疗3个月后,面部皮损完全消退,颈项部溃疡呈瘢痕愈合。  相似文献   
37.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针刺加肌注腺苷钴胺和单纯针刺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差异,探讨针刺加穴注腺苷钴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又分为风寒、风热、风痰三种证型,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注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注治疗,对照Ⅱ组31例应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各证型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评分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或P〈0.01)。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其中针刺加穴注效果最好,针刺加肌注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38.
由于交通事故造成胸部钝伤的增加,创伤性主动脉破裂比一般估计的为多见。Zeldenrust在800例交通事故死亡尸检中发现116例主动脉破裂,其中30例是因只有主动脉完全破裂而死亡。Grendyke与Flaherty分别报告创伤性主动脉破裂占交通事故的10—15%。最近Symbas收集200例经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特征及关联性。方法 65例口腔鳞癌为观察组,21例口腔手术切缘的非肿瘤性鳞状上皮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及完整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74和MMP-10表达。结果观察组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74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肿物最大径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CD74和MMP-10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不仅促进口腔鳞癌形成,还对肿瘤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LW-PSB多糖)对果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野生型黑腹果蝇为实验对象,收集8 h内羽化未交配果蝇,雌雄分开,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60±5)%的人工气候箱中用培养基进行培养,将果蝇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普通培养基),阳性对照维生素C组(添加维生素C 1 g·kg-1的培养基),LW-PSB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含不同浓度的LW-PSB多糖的培养基,浓度依次为1,3,9 g·kg-1),共5组,每组雌、雄各500只。果蝇30 d龄时分别制成匀浆,测定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物(TAOC)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LW-PSB多糖各剂量组能提高果蝇SOD,CAT,GSH-Px和TAOC活性(P<0.05,P<0.01或P<0.001),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01);与维生素C组比较,LW-PSB多糖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提高GSH-Px和TAOC活性(P<0.05或P<0.001),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01)。结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饲喂果蝇可提高果蝇体内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