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晓虎  蒋卫民  唐蜀华 《中成药》2002,24(10):788-790
目的 :观察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和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的影响。方法 :取 13周龄SHR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针箭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 3组 ,另取WKY大鼠 6只为正常对照组 ,治疗 8周后进行血压、空腹血糖 (G)、胰岛素 (I ,放免法测定 )、G/I、血脂的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各组SHR大鼠空腹G虽与WKY大鼠无显著差异 ,但空腹I明显高于、G/I明显低于WKY大鼠 (P <0 .0 1) ,治疗后两治疗组空腹I、CHO、TG较模型组和 /或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G/I、HDL C较模型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1~ 0 .0 5 ) ,大剂量组空腹G较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针箭颗粒降低SHR大鼠血压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其伴随的IR。  相似文献   
122.
曾锐  陈俊可  雍潘  李燕芳  徐燕  陈晓虎 《中草药》2018,49(16):3842-3848
目的基于UHPLC-ESI-HRMSn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清热灵颗粒中甘草苷、牡荆苷、黄芩苷、芦丁、隐绿原酸、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的分析方法,为清热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全扫描模式进行检测;多批次清热灵颗粒定量测定结果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模式判别分析,评估其质量。结果甘草苷、黄芩苷、芦丁、牡荆苷、槲皮素、绿原酸、隐绿原酸、山柰酚分别在570~9 127、10 032~160 500、293~4 690、1 625~26 000、40.5~645、41~1 325、44~1 413、13~209 ng/m 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83%~100.65%,RSD值均小于3%。5批所测清热灵颗粒中甘草苷、黄芩苷、芦丁、牡荆苷、槲皮素、绿原酸、隐绿原酸、山柰酚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02.07~438.15、10 258.03~11 046.56、56.09~87.75、689.19~818.56、4.95~6.07、8.87~18.37、22.49~42.12、3.21~4.11μg/g;定量数据经SIMCA 14.1分析表明,5批清热灵颗粒质量标准偏差均在±2范围内。结论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度高,准确度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以作为清热灵颗粒多种活性成分定量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双心疾病常伴有失眠,而失眠是加重双心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双心疾病伴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心"主神明"和"主血脉"功能的受损,一方面,正气不足,心神失其濡养而失眠;另一方面,气滞、痰浊、瘀血等病因阻塞脉道,阴阳不得相交而失眠,即"神明之心"和"血脉之心"同时受扰,故治疗上提倡以安神为要,双心同调。采用抗栓1号方补虚活血以安心神,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解郁化痰以通血脉,同时重视调和阴阳及情志疏导。  相似文献   
124.
背景:血管新生受生长因子的影响,黄芪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促血管新生的功效,但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通过与单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预比较,观察中药黄芪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黄芪注射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应用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实验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P < 0.01),迁移的细胞数增加(P < 0.01),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数增加(P < 0.01),并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P < 0.01)。说明黄芪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体外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5.
何云  陈晓虎 《新中医》2011,(11):148-150
陈晓虎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科主任,大内科主任。陈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5年,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病,独具特色,辨证得当,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研习,聆听教诲,受益良多。兹将陈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及三七总苷对EA-hy926细胞在细胞增殖、血管新生及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方面的不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和三七总苷(0.4,0.8和1.2mg·L–1)干预,运用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培养12h后观察血管新生情况。培养24h后,通过real-timePCR方法观察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浓度为0.4,0.8mg·L–1时,与空白对照比较,丹参多酚酸盐和三七总苷均能有效促进血管新生及VEGF的表达((P〈0.05)),而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浓度为1.2mg·L–1时,与三七总苷相比,丹参多酚酸盐组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和三七总苷均能有效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血管新生及VEGF的表达,而实验结果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更强的促血管新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建立补中益气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 ℃,气体流速为3.0 L·min-1。结果:黄芪甲苷浓度在2.682~21.456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补中益气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8.
背景:血管新生受生长因子的影响,黄芪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促血管新生的功效,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与单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预比较,观察中药黄芪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黄芪注射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应用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实验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P<0.01),迁移的细胞数增加(P<0.01),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数增加(P<0.01),并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P<0.01)。说明黄芪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体外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9.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活血化瘀作为其中一个治疗大法,临床疗效确切,且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冠心病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现就近5年来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临床与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0.
背景:血管新生受生长因子的影响,黄芪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促血管新生的功效,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与单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预比较,观察中药黄芪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黄芪注射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应用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实验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P〈0.01),迁移的细胞数增加(P〈0.01),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数增加(P〈0.01),并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P〈0.01)。说明黄芪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体外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