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以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为模型药物,比较其从聚合物基质中的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混合和压膜方法制备载药的聚己内酯片,然后剪切成小片后考察其在不同浓度的磷酸缓冲盐和含有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磷酸缓冲盐中的释药行为,并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去甲斑蝥酸钠的释药行为受磷酸缓冲盐浓度以及磷酸缓冲盐中氯化纳浓度的影响,而去甲斑蝥素的释药行为则基本不受其影响。结论: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从聚合物中释药行为差异主要由药物渗透压引起,渗透压是影响药物释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中药加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35例的疗效。病理确诊鳞癌12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15例,经中药加介入化疗有效26例,占74.3%;生存质量评分升高27例,占77.1%;所有病人均未见白细胞Ⅱ度以上损害。结论:中药加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63.
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众所周知,但使用阿托品发生心绞痛,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情况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农民。因喷洒有机磷农药“1605”后出现头晕、流涎、出汗、肌颤1小时于1992年7月10日14:00入院。既往无冠心病等心脏病史。入院查体:发育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全身  相似文献   
64.
1 人员编制统一管理乡村医生人事权统属县卫生局,实行县属乡管,县卫生局根据各乡镇农村总人口和工作任务定编定员,建立专门档案。乡村医生安排、调动、减员、补充等,均实行与现行乡镇卫生院人中一样管理,任何个人和部门都无权私自安插。为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今后安排到卫生所(室)的乡村医生,先要经卫生学校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后才能进入这支队伍。  相似文献   
65.
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否能增加缺血肢体的新生血管形成。方法抽取5只犬骨髓20ml,经Ficoll分离单核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34+细胞,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经vWF抗染色鉴定。建立犬双侧肢体缺血动物模型,将Dil荧光标记的内皮细胞植入缺血肢体中。结果CD34+干细胞移植4周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缺血肢体中移植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参与了新生血管形成;动脉造影见干细胞移植的肢体侧枝循环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检测移植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2.0±2.8vs.5.0±1.6/每高倍镜视野,t=4.17,P<0.05);干细胞移植的肢体ABI平均为0.58±0.14,对照肢体ABI平均为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能有效的促进缺血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66.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男 14例 ,女 6例。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6 3岁。病史最短 1月 ,最长4年。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14例、椎动脉 3例 ,椎 基底动脉交接区 1例、基底动脉中段 2例 ;其中最小直径 1 5cm ,最大直径 7cm ;大型动脉瘤 3例 ,巨大型 17例 ;囊形15例 ,梭形 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压迫占位症状 ,4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1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眼球活动受限及面部感觉减退等 ,其中 1例患侧失明。基底动脉瘤表现为头晕、痛、发作性吞咽困难及右偏身麻木。19例行球囊闭塞 ,1例用弹簧圈。前循环者常规…  相似文献   
67.
目前普遍投放的“邱氏灭鼠药”是根据河北邱满囤先生的配方配制而成,主要由诱鼠剂和毒鼠强组成。其中诱鼠剂无毒,故“邱氏灭鼠药”中毒即毒鼠强中毒。毒鼠强原是50年代灭鼠剂,因剧毒而未推广应用,有关中毒后的救治,毒理研究资料极少。在灭鼠过程中,人畜中毒时有发生,尤以儿童误食为多,现将我院于1991年收治的14例患者情况  相似文献   
68.
作者用针灸治疗遗尿症患者29例,其中5-15岁者25例,16-20岁者2例,21和31岁者各一例.所用穴位及操作方法如下:(1)"关元"脐下三寸,针八分深;(2)"中极"脐下四寸,针八分深;(3)"三阴交"内踝上三寸,针一寸深.每日针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6天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33岁,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出现腹部脐周疼痛明显,向腰背部放射,CT平扫发现后腹膜肿块.于2009年11月19 日转入我院.查体:脐周可及一搏动性肿块约6 cm×5 cm,可闻及血管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剂(bFGF),化学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丁酸羟基茴香醚(BHA)作为诱导剂,并以不含诱导剂的无血清的MEM培养基作为对照,密切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诱导至6 h、12 h、24 h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分化12 h后的ATRA组大部分细胞呈现双极、多极和锥形的典型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这些细胞表现为NSE染色阳性,而丁酸羟基茴香醚(BHA)组细胞形态没明显变化,两组都不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结论 hAE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全反式维甲(ATRA)诱导效果较丁酸羟基茴香醚(BHA)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