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定性研究在糖尿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赞华  杨英  陈新勇 《循证医学》2009,9(2):115-117
定性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就定性研究的定义、在糖尿病领域应用的必要性、研究范围、应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方法学在临床应用的展望做一详细的介绍,特别提出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补充中医药疗效评价内容。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抗生长抑素血清(ASS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痛阈、电针(EA)镇痛及中枢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以AA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痛阈为指标观察鞘内注射ASSS对痛阈和EA镇痛的影响;以放免法测定AA大鼠下丘脑、脊髓中-βEP含量,观察鞘内注射ASSS及EA镇痛对其影响。结果鞘内注射ASSS可显著降低AA大鼠痛阈,并使EA镇痛效应明显降低;EA镇痛可提高下丘脑和脊髓-βEP含量,鞘内注射ASSS可使中枢-βEP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结论内源性生长抑素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与增强EA镇痛作用密切相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中枢-βE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影响的差异。方法30例中风病患者分别采用头针针剌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利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比较两者对患者大脑中、前、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头针针刺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均可增加两侧脑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病灶侧顶颞前斜线治疗后脑血流量与针刺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治疗后脑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均可改善中风患者脑血流,临床上选用头针治疗中风患者可取病灶侧或非病灶侧的顶颞前斜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6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阻断剂、口服硝酸脂类、他汀类药物、极化液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共治疗15天,对治疗组和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88.23%、69.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6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阻断剂、口服硝酸脂类、他汀类药物、极化液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共治疗15天,对治疗组和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88.23%、69.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评价经络测评法结合切脉针灸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为基本治疗,治疗组再配合经络测评法及切脉针灸,治疗6个月,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总评分及各大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各领域除经济情况外的5个项目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服用中药汤剂相比,通过经络测评法及切脉针灸干预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缘静脉放血对偏头痛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及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的表达,从而揭示耳缘静脉放血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耳缘静脉放血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按5 mg/kg标准连续3 d颈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家兔模型,在第3天造模60 min后耳缘静脉放血,分别在造模前、造模30 min和放血后即刻进行痛阈测定。免疫组化法观察偏头痛家兔模型PAG区c-fos表达。结果痛阈改变:造模30 min耳缘静脉放血组和模型组的痛阈明显降低,与造模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缘静脉放血组放血后即刻痛阈明显升高,与造模30 min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缘静脉放血组家兔模型PAG区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缘静脉放血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偏头痛家兔模型PAG区c-fos基因表达发挥了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抗生长抑素血清(ASS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痛阈、电针(EA)镇痛及中枢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以AA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痛阈为指标观察鞘内注射ASSS对痛阈和EA镇痛的影响;以放免法测定AA大鼠下丘脑、脊髓中-βEP含量,观察鞘内注射ASSS及EA镇痛对其影响。结果鞘内注射ASSS可显著降低AA大鼠痛阈,并使EA镇痛效应明显降低;EA镇痛可提高下丘脑和脊髓-βEP含量,鞘内注射ASSS可使中枢-βEP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结论内源性生长抑素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与增强EA镇痛作用密切相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中枢-βE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老年人围术期炎性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8例,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3组(n=16),静脉全麻组(C组)、1MAC七氟烷组(S1组)及1.5-2MAC七氟烷组(S2组)。患者在麻醉前(T0)、术后1天(T1)及3天(T2)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测血清IL-6及TNF-α的浓度;同时于术前1天、术后1天、3天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C组比较,S1、S2组T1时点IL-6浓度降低,S1组术后1天MoCA评分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天三组IL-6及TNF-α浓度升高,术后3天三组IL-6浓度升高及C组TNF-α浓度升高(P0.05)。结论低浓度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所改善,与抑制围术期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