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53篇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及侵袭蛋白表达对2株痢疾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FSM-2117或FS-5416以4×107CFU/只分别经滴鼻、灌胃、肠内注射3种途径免疫小鼠,三免后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LPSIgA和IgG抗体(Ab)水平.结果滴鼻和肠内免疫都能够诱生血清中双价IgA、IgGAb显著升高,但仅滴鼻免疫组Ipa+株较Ipa-株升高显著(P<0.01).滴鼻免疫组同时诱生鼻咽、肺、小肠内特异性抗体升高,尤其是生殖道冲洗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明显;而肠内免疫组诱生小肠、肺冲洗液内特异性抗体升高,但鼻咽及生殖道冲洗液内抗体未见明显升高.结论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特别是生殖道)的抗体反应,且能诱导系统免疫反应.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研究中发现侵袭蛋白表达在鼻粘膜部位能够显著加强系统特异性抗体生成,但在胃肠粘膜却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42.
孕妇24岁,孕2产0,停经24周。孕妇平素月经正常,家族中无先天性下肢畸形胎儿分娩史。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头颅、颜面、胸腔、腹部、脊柱、上肢未见异常。双顶径66mm,头围232mm,腹围193mm,股骨长45mm,胎心率153次/min,胎盘位于前壁,胎盘下缘距离宫内口大于70mm,羊水暗区最大深度58mm。超声扫查见胎儿下肢左足部形态与位置异常,左足足底平面与小腿胫腓骨长轴切面总是在同一平面,并见足底向内侧翻转(图1)。超声多次复查,该姿势固定不变。超声提示:单胎宫内孕,胎儿左足内翻畸形。孕妇产后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研究多囊肾成人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79例成人型多囊肾患者纳入临床组,本组患者全部实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按照分期单侧治疗规则来进行。同时,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1月确诊并收治的成人型多囊肾患者共计79份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均通过实施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并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15个月的临床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未有显著并发症出现。临床组其手术时见、失血量、肠道功能术后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件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腰部酸胀疼痛症状均显著改善或完全消失,实施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未见囊肿复发。两组手术3个月后血压及肾功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手术3个月后血压及肾功其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肾成人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保障与常规开腹同等疗效的前提下,其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4.
目的:通过超声评价胆囊切除术后扩张的胆总管形态及程度,判断胆总管下段是否存在梗阻。方法:对281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患者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扩张的胆总管形态及程度与胆总管下段梗阻的相关性。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呈"棒形"组胆总管下段梗阻比例较胆总管呈"鼠尾形"组及"纺锤形"组明显高(P﹤0.01),胆总管呈"鼠尾形"组较胆总管呈"纺锤形"组明显高(P﹤0.05)。胆总管扩张的程度越明显胆总管下段梗阻比例越高(P﹤0.01)。结论:超声评价胆囊切除术后扩张的胆总管形态及程度对判断胆总管下段是否存在梗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对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居民死亡原因回顾调查数据库资料,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去肺结核病期望寿命,在1~70岁年龄范围内计算PYLL、PYLL率、PYLL标化率。结果(1)男性肺结核死亡率为0.17‰,女性为0.07‰,性别比为2.43:1;(2)肺结核死亡率最高峰年龄组为70~74岁,死亡人数高峰年龄段为55~79岁;(3)去肺结核病后期望寿命增加0.25岁,男性增加0.32岁,女性增加0.16岁;(4)全死因的PYLL等于1282858,肺结核病的PYLL等于28425,占全死因的2.22%;(5)PYLL(1~70)率为1.28‰,其中男性为1.59‰,女性为0.95‰;(6)标化PYLL(1~70)率为1.14‰,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0.85‰。结论肺结核病对期望寿命和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已很小,不是引起人群“早死”的最重要原因,但仍是危害人群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继续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6.
目的:了解重庆市民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生育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于2014年1~3月,采用多阶段概率抽样,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重庆市5个区县877名城乡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运用SAS 9.13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进行多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以是否生育二孩的二项分类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民族、文化程度、婚育情况、职业等人群二孩生育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37、15.85、9.82、18.98,P均0.05)。将各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法引入回归模型,经筛选后,有3个因素进人回归模型,即性别、婚育状况和周边人群生育情况(χ2=5.83、15.29、23.04,P0.05)。结论:性别、婚育状况、周边人群生育情况是对生育意愿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其中周边人群生育情况的影响最明显,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和控制力度,稳步推进"单独二孩"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了解扬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扬州市各类结核病工作报表和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初治涂阳病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扬州市共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5 950例,年均登记率为25.9/10万。每月均有病例;男性年均登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3.33∶1;男女发病年龄分别以65~74岁和55~64岁所占比例最大;农民/民工发病最多,占71.98%;城区和郊县初治涂阳登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6%的患者来源于转诊和追踪;治愈率稳步提升,年均治愈率为94.49%。结论扬州市初治涂阳病例登记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农村地区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控制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妊高征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及分娩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血压变化、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3.7%(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妊高征患者中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及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50例.采用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序列(LAVA)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病灶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5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病灶形态特征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1,31.3,P<0.05).病灶形态特征诊断的敏感性91.7%(22/24),特异性84.6%(22/26),准确性88.0%(44/5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的敏感性92.3%(24/ 26),特异性73.1%(19/26),准确性86.0% (43/50);二者相结合的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100.0%(24/24),特异性94.4%, (24/26),准确性96.0%(48/50).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能够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两者的结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0.
T波假性正常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