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105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板蓝根有效部位的抑菌解热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后抑菌以及解热方面的活性.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抑菌活性;采用干酵母及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解热活性.结果 抑菌方面,板蓝根多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药效,其中以中药提取物Ⅱ组效果最佳;解热方面,板蓝根各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药效,其中以中药提取物Ⅱ组效果最佳,中药提取物Ⅲ组效果较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板蓝根作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其抑菌及解热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102.
九香虫抗凝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九香虫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采用毛细玻管法观察九香虫水煎液对正常小鼠及"寒凝血瘀"模型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其体内抗凝血作用;通过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试验,考察九香虫水煎液的体外抗凝作用。结果九香虫水煎液灌胃给药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及"寒凝血瘀"模型小鼠的凝血时间,九香虫低(0.03g/Kg)、中(0.05g/Kg)、高(0.1g/Kg)剂量组的药效作用呈现量效关系,但当剂量升高至1g/Kg及以上时,发现作用效果反成下降趋势,提示小剂量优于高剂量;九香虫水煎液体外可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九香虫水煎液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明党参果实超临界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明党参果实超临界CO2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以熔点、1H核磁共振、13C核磁共振、GC-MS等手段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依次鉴定为二十九烷(Ⅰ)、油酸(Ⅱ)、二十三烷酸(Ⅲ)、二十七烷醇(Ⅳ)、β-谷甾醇(Ⅴ)、珊瑚菜内酯(Ⅵ)、5-羟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Ⅶ)。结论: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明党参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的香豆素类成分。  相似文献   
104.
大黄特征图谱研究及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特征图谱,对其中5种游离蒽醌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DAD法建立大黄的特征图谱,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游离蒽醌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1%HAc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420nm,流速0.8ml/min;柱温25℃。结果:所建立的特征图谱信息丰富,5个游离蒽醌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99.55%、96.56%、99.84%、101.3%。结论:不同炮制品其特征图谱有所差别,游离蒽醌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5.
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板蓝根在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抗内毒素、抗氧化、解热及抗炎6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国内学者对板蓝根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的作用研究比较多,而对是何种成分起到清热解毒作用以及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用电子鼻舌检测量化解表药的四气五味。方法?用电子鼻检测17味中药8味西药共25味,分析其PCA和雷达图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用电子舌检测量化部分药物苦味值,以此作为检测量化依据。结果?解表药与对照西药的PCA、雷达图、苦味值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其结果与其气味相应。结论?电子鼻、电子舌可以用于检测量化中西药的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07.
牙槽突裂二期植骨术的目的是稳定上颌牙弓,对裂隙区邻牙提供骨支持和诱导尖牙的萌出等,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裂隙部位的植骨量影响正畸治疗中邻近牙齿的萌出、移动和牙槽嵴突度、形态的重塑以及后续治疗计划的制定。影像学检查观察植骨区骨质情况,是评价唇腭裂牙槽突植骨疗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笔者就牙槽突植骨区骨质情况影像学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估Demirjian法测定成都地区青少年牙龄的准确度并对其进行修正.方法 应用Demirjian法测定445名成都地区8~16岁汉族青少年牙齿成熟指数及牙龄,比较测得牙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将牙齿成熟指数与实际年龄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两者间的数学模型.结果 Demirjian法测得牙龄比实际年龄平均高估:其差异为女性0.67岁,男性0.52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齿成熟指数与实际年龄呈指数关系;根据修正后方程所得牙龄与实际年龄平均差异为女性0.15岁,男性-0.08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mirjian法不能直接用于测定成都地区青少年牙龄,应用时需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9.
王盛  李祥  陈建伟  程妍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549-1550
目的优选微波提取板蓝根中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以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筛选指标,分别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及酸碱滴定法测定三者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微波辐照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辐照功率700 W,提取时间12 min(每次6 min,提取两次),30倍药材量的水提取(每次15倍水,提取两次),提取前浸泡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达到3.39%,10.25%,6.17%,与回流提取3.5 h的提取率无差异。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方便、节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瓜子金提取物及其不同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进行抗炎实验,对瓜子金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个萃取部位进行镇痛和抗炎实验.结果 瓜子金甲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