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患者临床及肌肉指标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404例门诊长期随诊、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年轻老年组、老老年组及长寿老年组;并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共识2019年诊断标准,将各年龄段老年人群又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记录一般临床数据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SDTM)模式对T2DM患者血糖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2005-2010年进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门诊SDTM管理的2581例T2DM患者基线状况。比较其中865例有6个月以上随访记录的患者,记录管理前后HbA1C和FBG的变化,并按不同HbA1c基线水平(〈6.5%,6.5%~7.4%,7.5%~8.4%,8.5%~9.4%及≥9.5%)分组,比较血糖变化。同时按不同起始降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析治疗前后药物使用的变化。结果管理后HbA1C和FBG分别降至(6.75±1.20)%和(6.64±1.39)mmol/L(P〈0.01)。HbA1c≥9.5%组(n=157)降至(7.52±1.54)%,改善患者比例达88%。胰岛素使用比例升至34%(P〈0.05),且胰岛素组HbA1C下降幅度最大,约0.94%(P〈0.01)。结论SDTM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工具评估282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差异,探讨营养筛查量表与患者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疾病状况关系,分析影响老年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及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282例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同时测定血液营养代谢指标,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记录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有无感染及住院天数等信息。结果 (1) NRS2002评估有营养风险169例(59. 9%); MNA-SF评估为营养不良38例(13. 5%),营养不良风险100例(35. 4%)。NRS2002与MNA-SF诊断营养异常结果基本一致(Kappa=0. 47,P 0. 001),NRS2002诊断阳性率高于MNA-SF(P 0. 001)。(2) NRS2002与MNA-SF评分结果均提示有营养风险组或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组相对无营养风险组的年龄较大,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及Barthel指数较低,住院天数较长,同时患急性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3)急性感染、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是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 776(95%CI:2. 293~9. 950)、8. 747(95%CI:4. 450~17. 193)、7. 205(95%CI:2. 289~22. 677);急性感染、认知功能障碍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 021(95%CI:1. 158~3. 527)、6. 046(95%CI:2. 717~13. 453)。63. 48%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其NRS2002评分低于合并0~2种基础疾病组,而MNA-SF评分较高。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约半数存在营养问题,NRS2002、MNA-SF两种营养筛查方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NRS2002更适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急性感染、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是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5.
16.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2型糖尿病患者,32例合并有大血管并发症(A组),46例无并发症(B组),检测患者的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8-OHd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A组血8-OHdG水平(2.93±1.37)μg/L,B组(2.67±1.30)μg/L,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TG水平(1.99±0.98)mmol/L,明显高于B组的(1.54±0.89)mmol/L(P<0.05);A组病程(13.41±7.76)a,明显高于B组的(7.22±5.77)a(P<0.05)。血8-OHdG水平与病程、TG呈正相关关系,而与TC、LDL-C、HDL-C及HbA1c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高血糖所致氧化应激关系不大,而与血脂关系更密切;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氧化应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排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为存在白蛋白尿或者eGFR60 ml/(min·1.73 m2)。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采用多项式回归及曲线拟合分析eGFR与尿ACR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纳入15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12.0)岁,CKD及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1.0%和28.9%。eGFR≥90、60~89、30~59、15~29 ml/(min·1.73 m2)患者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19.9%、34.5%、65.6%和100%。在正常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比率分别为3.0%、9.3%和40.4%。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当患者尿ACR90 mg/g时,eGFR下降缓慢且稳定保持在90 ml/(min·1.73 m2)以上,而当尿ACR≥90 mg/g时,eGFR则迅速下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KD及白蛋白尿发生率高,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CKD的筛查应该同时检测尿白蛋白与eGFR,为了延缓CKD的进展,应尽早对白蛋白尿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CD1s是一种可以识别脂质抗原的特殊分子,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CD1s(CD1a、CD1b、CD1c、CD1d)的表达. 方法:取33例GD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取1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CD1s+表达细胞的百分数,并同时使用微量放射免疫法检测G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结果: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CD1a+表达的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CD1b+、CD1c+及CD1d+表达的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c+与FT3、FT4间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部分CD1s在GD患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这将为我们探究G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糖所致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检测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其中32例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作为实验组,46例无并发症为对照组。8-OHd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实验组血8-OHdG水平为(2.93±1.37)ng/mL,与对照组(2.67±1.30)ng/mL相比有上升趋势,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合并各种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8-OHd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程、年龄与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8-OHdG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0.33,P〈0.05),而与年龄及HbAlC水平无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高血糖所致氧化应激并无密切关系.而与患者的病程、年龄更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