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9 毫秒
81.
目的 了解青神县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实施巩固措施的远期效果,评价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趋势和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变化.方法 采用单纯反复查治残存传染源的防治措施;采取复查补查、复治补治、集体服药和以重点人群与防治薄弱村组为主要监测对象的巩固措施;开展后期慢性丝虫病调查和复查及横向人群监测.结果 青神县1983年基本消除丝虫病,1984年在疫点人群587人和横向人群1 100人监测中分别新检出微丝蚴血症者3、3例,微丝蚴密度为1~8条/120μl、2~13条/120μl;1985年横向人群监测检出复阳1例,微丝蚴密度19条/1 201.随着巩固措施实施,1986年以来已连续26年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原慢性丝虫病患者由基本消除丝虫病前的37例,减少至2010年的12例,1988年以来无新发慢性丝虫病发生.遗留的慢性丝虫病患者表现为高龄化、病程长的特点.结论 青神县消除丝虫病后监测,未发现内源性传染源,显示实施巩固措施后远期效果显著,原流行区1988年以后出生人群得到了有效保护.后期工作重点应放在对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和原慢性丝虫病患者给予关怀与照料.  相似文献   
82.
实验猪胸部正位CR合理曝光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的合理曝光条件。材料与方法以10mAs、20mAs、40mAs档,分别从50~150kV、步长为2kV对实验猪胸部进行系列曝光,用剂量计记录每次曝光的入射点的入射X线剂量、肺野和纵隔处的透射X线剂量,得到三个序列的X线剂量与kV的关系数据,绘制入射剂量、透射剂量与kV的关系图,然后用相同的步骤进行系列胸部正位CR摄影,以噪声不影响观察为前提,找出曝光量最低的CR图像及其对应的合理曝光剂量,分析合理曝光剂量与曝光条件的关系。结果(1)合理曝光条件对透射剂量有很强的依从关系,不管如何改变kV和mAs的组合,合理透射剂量均是一个相对的恒定值,三个序列间合理剂量差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合理曝光剂量相对应的入射剂量,低mAs高kV组合要比高mAs低kV组合的入射剂量低,三个序列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入射点剂量与mAs呈正相关。结论(1)对于CR来说,透射剂量是合理曝光条件唯一考量的参数;(2)提高kV对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有意义。  相似文献   
83.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其转移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及检测方法的掌握对于合理开展缩小手术至关重要。运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不仅可以了解淋巴结站的转移特点、规律,而且可以发现微转移,从而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而选择合理术式,避免标准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和扩大的手术方式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经济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儿童呼吸科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共66例,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0.9% NaCl组、3% NaCl组、5% NaCl组,分别给予0.9% NaCl液3 mL、3% NaCl液3 mL、5% NaCl液3 mL雾化吸入。采用空气压缩雾化器与面罩吸入,入院12 h内接受治疗每天3次(早上、中午、晚上,间隔4 h以上)直至出院。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严重度评分(CBSS)、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结果:各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第1~第3天的临床严重度评分(CBSS1、CBSS2、CBSS3)、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NaC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显著高于0.9% NaCl组(为2.3%)和3% NaCl组(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99,P<0.01)。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雾化过程中出现普通咳嗽、剧烈咳嗽和呕吐。结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3% NaCl液、5% NaCl液)与0.9% NaCl液雾化吸入的疗效相当且未增加医疗费用;3% NaCl液雾化吸入的安全性较5% NaCl液好,但两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85.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疗效高、见效快、依从性好、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是皮肤科医生常见处方的药物之一。目前有几百种制剂应用于临床[1]。中国湿疹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慢性或较肥厚的皮损外用时应选用较为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短期内控制病情后,改用弱效的制剂或非激素类药物[2]。在颈部及皱褶部位应选用相对弱效的糖皮质激素,并应避免使用强效含氟制剂。强效和弱效糖皮质激素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于皮肤薄嫩的部位、儿童、老年患者以及大面积长期用药,弱效糖皮质激素可能更安全。根据国际7级分类方法,地奈德属于6级弱效激素[3],为非卤化型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羌月乳膏治疗儿童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以中心为分层因素,计划入选240例,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羌月乳膏,对照组采用基质乳膏,均涂敷于患处,每日3次,疗程4周.以靶皮损形态疗效、面积疗效、瘙痒疗效的有效率为主要...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2种口服降糖药物分别联合人工合成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初诊T2DM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分别在甘精胰岛素应用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和格列美脲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BMI水平、血糖指标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水平、低血糖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等。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BMI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胰岛β细胞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和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人工合成胰岛素治疗初诊T2DM临床疗效接近,但格列美脲口服可有效减少体质量增加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比较儿童流感病毒A型(IVA)、B型(IVB)致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收住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的366例流感病毒(IV)阳性的L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VA阳性272例,IVB阳性94例。结果 IV多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流行,以IVA为主,且IVA隔年7月或9月有小流行,IVB呈隔年12月至次年3月流行。单纯IVA致LRTI患儿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升高比例、血钠异常比例、血钾异常比例高于单纯IVB致LRTI患儿(PP>0.05)。IVB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率高于IVA(P结论 IVA每年冬春季节流行,隔年夏季有小流行;IVB呈隔年冬春季节流行。IVA引起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较IVB多见,IVB感染患儿更易合并RSV感染,但两种病毒所致LRTI患儿临床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观察芳香消脂方对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芳香消脂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血脂和肝脏影像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肝/脾CT比值、中医症状积分以及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各项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芳香消脂方对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