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发性慢性疾病。目前尚未有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其治疗完全有效。笔者应用疏肝健脾、渗湿止泻法治疗腹泄型肠易激综合征3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湿包疗法(WWT)治疗慢性难治性限局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共25例(男8例,女17例),皮损症状总积分(TSS)≥12分;研究者总体评价(IGA)≥4者;皮损受累面积占5%~15%的体表面积(BSA);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至少3个月以上无效者。采用卤米松联合凡士林软膏进行WWT,每晚1次,10 h/次,连续治疗14 d,评估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自我评分(VAS)、IGA及T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EASI评分下降值分别为(-5.82±1.54 vs.-7.94±1.82),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89、-21.82,均P0.001);EASI下降率分别为(45.72±8.18)%和(62.86±11.07)%。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VAS评分下降值分别为(-4.16±1.18 vs.-5.76±1.59),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64、-18.13,均P0.001)。IGA治疗成功率(IGA评分降为0或1的受试者百分比)为72%;治疗后第14天TSS治疗有效率[(治疗前TSS值-治疗后TSS值)/治疗前TSS值≥60%]为84%。WWT不良反应轻微,11例患者因潮湿引起不适感,治疗结束后自行缓解。结论 WWT能显著改善慢性难治性湿疹患者的皮损和瘙痒,不良反应轻微,是重度慢性湿疹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 μg·L-1 EGF+OGD组、10 μg·L-1EGF+OGD组和20 μg·L-1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24 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 μg·L-1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 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 μg·L-1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造口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原因,以及焦虑抑郁对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密顿焦虑及抑郁量表、造口适应量表和造口自我效能量表,对45组造口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测量,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口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焦虑与抑郁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家属焦虑、抑郁与患者自我效能及造口适应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造口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对造口的适应水平及焦虑抑郁水平,医护人员应在术前早期对患者及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其较好地控制焦虑、抑郁,并在术后持续关注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提高患者造口适应能力,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6.
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过敏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当前有很多皮肤病被医生或患者认为可能与过敏有关,而进行过敏原检测。但是,过敏原检测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即是“测不准”。有时临床表现分明提示可能是过敏反应,但检测不到过敏原;而有时临床表现不过敏的物质,过敏原检测却阳性;甚至有时患者对检测出的过敏原从来没有接触过。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国内外公认的过敏原检测手段之一,以下主要对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中存在的可能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7.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相似文献   
78.
湿疹皮炎类皮肤疾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能取得一定疗效。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包含了20多种疾病,由于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尚未统一,同时受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患者被笼统地诊断为“湿疹”、“过敏性皮炎”等,以对症治疗为主。由于诊断治疗不规范导致的疾病反复或加重、皮损泛发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不少见。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就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系统药物治疗达成此共识……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湿疹皮炎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常见的阳性过敏原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医院皮肤科就诊并进行了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且至少一项阳性的湿疹皮炎患者。 结果 4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09例(45.63%),女249例(54.37%),年龄(28.13 ± 23.11)岁。前3位常见阳性过敏原为蟑螂(180/458,占39.30%)、尘螨组合(152/458,占33.19%)、花生(116/458,占25.33%)。89.66%(26/29)特应性皮炎患者及86.84%(33/38)面部湿疹患者存在多种过敏原。皮损相对泛发者过敏率(88/110,占80%)较皮损相对局限者(245/348,占70.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80,P = 0.049)。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在11 ~ 20岁年龄组最高(39/43,占90.70%);牛奶(26/98,占26.53%)、牛肉(19/98,占19.39%),特异性IgE 阳性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北方与南方常见变应原不同,艾蒿、蟑螂、牛奶、黄豆、牛肉、淡水鱼特异性IgE阳性率(10.35%、42.42%、14.39%、13.89%、11.36%、13.38%)均分别高于南方(1.61%、19.35%、3.23%、3.23%、1.6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4.917、11.959、5.958、5.594、5.641、5.235,均P < 0.05)。 结论 蟑螂是湿疹皮炎患者致敏率较高的变应原,临床意义值得研究。面部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更容易多发过敏。年龄是影响变应原致敏的较重要因素。不同地域常见变应原不同。  相似文献   
80.
王馨然主任医师是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中医科创始人之一,江苏省扬州市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尤其对乳腺癌的治疗有独到经验。我们随师学习10余年,耳濡目染,颇有心得。兹将王馨然老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临床思路和用药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