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作者对11例8;21易位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均在姬姆萨-瑞氏染色骨髓涂片后进行形态学评价。细胞化学研究包括苏丹黑B、髓过氧化物酶、希夫过碘酸、氯醋酸酯酶、α-萘酚醋酸酯酶(NSE)士氟化物抑制和酸性磷酸酶。血清溶菌酶提高3倍以上为显著增高。通过氟氧尿嘧啶核苷同步培养骨髓细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对不同中医证型亚组之间的血栓常规结果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ACI患者分为风火上炎证53例、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44例、气虚血瘀证47例和阴虚风动证4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型亚组的APTT、ATⅢ水平明显降低,血Fib、D-二聚体、v WF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亚组之间PT、APTT和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亚组(P0.05~0.01);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Fib水平明显高于、血ATⅢ水平明显低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亚组(P0.05~0.01),但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血Fib、AT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ACI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升高最明显,其可作为ACI风痰瘀阻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提高对胃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并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符合标准的581例患者共随访到179例,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标本切缘和淋巴结转移个数(P<0.05或<0.01);性别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淋巴结转移个数是胃癌预后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国际抗癌联盟的淋巴结分期是胃癌预后更好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8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25例治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P<0.05)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选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小鼠窦前卵泡与卵泡膜间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最佳模型。方法:分别从14~16日龄和21~25日龄C57BL/6小鼠中分离得到窦前卵泡和卵泡膜间质细胞,采用海藻酸钠凝胶法、Transwell间接、直接接触法体外共培养6天,比较各组卵泡形态、生长发育、激素分泌、存活率、卵母细胞成熟阶段。结果:海藻酸钠凝胶中培养的卵泡能够维持其三维结构,观察更清晰,而Transwell中培养的卵泡更有利于颗粒细胞的增殖,第5天时卵泡直径超过三维培养,雌二醇分泌水平与卵泡的生长模式相一致。第5天时海藻酸钠凝胶法(77.3%)和Transwell直接接触法(76.5%)的卵泡存活率要明显高于Transwell间接接触法(57.4%),P<0.05。3种方法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能力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期(5天内)的体外共培养可以选择Transwell直接接触法,而更长时间的共培养则推荐海藻酸钠凝胶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并比较采用临床路径治疗的145例和非临床路径治疗的45例MPP患儿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临床路径的变异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为9 d(6~10 d),短于非临床路径组的10 d(7~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愈率93.8%,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住院费用为4 696.5元(3 608.3~5 677.6元),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3 175.3元(2 490.8~4 58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路径变异率48.3%(70/145)。结论实施MPP临床路径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但该路径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变异率较高,仍需加以完善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显微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β-环糊精包合物,以增加银杏叶提取物的水溶性,便于制剂应用。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并尝试采用显微镜下观察所用物料显微性状变化的方法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了验证。结果:制备了浅棕色粉末状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通过显微镜观察,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结论:β-环糊精能很好的包合黄酮类有效成分;显微镜法为一方便、直观的包合物验证方法,能够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即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联合组患者左室舒张、收缩内径以及射血分数水平改善效果更具优势,组间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老年湿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与湿疹的发展及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老年湿疹患者(≥60岁)白介素(IL)-2、4、10、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血清水平并与34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急性和慢性,或泛发性和局限性湿疹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 结果 老年湿疹组IL-2 [(16.03±0.47)比(15.72±0.33) μg/L]、IL-4 [(14.04±0.56)比(13.56±0.16)μg/L]、IL-10[(33.01±5.40)比(29.49±1.07) μg/L]、IL-12 [(39.32±3.54)比(37.93±1.17) μg/L]和TNF-α [(27.33±0.72)比(26.38±0.48) 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t'=3.55,5.74,4.4 9,2.58,6.69,均P<0.05).急性湿疹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t'=3.59,6.44,4.68,3.35,2.00,均P<0.05);慢性湿疹组中IL-2、IL-4、IL-10和TNF-α的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t'=2.46,5.50,3.83,3.10,均P<0.05),而IL-12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P>0.05);急性与慢性湿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性与局限性湿疹患者血清IL-2、II4、IL-10和IL-12、TNF-α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5.74,4.49,0.91,0.25,1.11,均P>0.05). 结论细胞因子IL-2、IL-4、IL-10、Th1/Th2和TNF-α可能与老年人湿疹发生相关,不同临床类型的老年湿疹患者可能并无特定的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30.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1]。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目前,尚无RSV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RSV的治疗,唯一可用于RSV预防的人源化特异性抗体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尚未引进国内临床应用。临床上在RSV的流行、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规范儿童RS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国内外RSV最新研究进展为参考,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