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和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及生命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临床症状,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7±3.9)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9±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4例(6.7%),对照组死亡11例(18.3%),两组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疗效显著,且具有无创、感染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长春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中含多种抗癌生物碱,然而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甚微。文章对长春花生物碱合成途径中上游、中游、下游3个方面进行分阶段阐述,在每一个阶段对影响生物碱合成的物质,特别是关键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最后,对长春花生物碱合成途径的复杂调控性、影响因素和人工改造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病人,它具有减轻患者因反复的静脉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和避免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组织渗漏甚至组织坏死等优点.针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分阶段、多疗程、间歇用药以及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为了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更有效地发挥PICC管的优点,我科对10位维持化疗阶段的共21例次带留置PICC管出院的患儿,进行必要的家庭护理指导和随访,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患儿带留置PICC管出院是可行的、安全的,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又减轻了其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改善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室内质控达标情况、节约检测成本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9年本实验室丙戊酸失控质控的回顾性分析,应用PDCA循环法确定关键失控因素,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比较实施PDCA循环干预前后质控分布情况、关键失控因素导致的失控频数及单个试剂盒的平均完成样本量等。结果实施PDCA循环干预后,质控的分布情况较循环前得到较大改善,L1、L2、L3水平质控在±2 S、±3 S区域内的分布明显增加(P<0.05);关键失控因素导致的失控频数明显降低;单个试剂盒的平均完成样本量也显著提升(79.5±8.58 vs.95.5±3.70,P=0.014)。结论PDCA循环法在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试剂盒利用率及节约检测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冠心病(CHD)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本院冠心病患者200例,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从HP阳性者中选100例以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服冠心病治疗药物,治疗组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奥美拉唑抗HP治疗.停药后两组随访2个月,记录期间心绞痛症状和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抽血检测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结果]随访期间治疗组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TC、TG在抗HP治疗后有明显下降.[结论]抗HP治疗对有HP感染的冠心病心绞痛有明确疗效,可能与抗HP治疗后血脂下降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晚期前列腺癌伴癌因性疲乏(CR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伴CRF患者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有氧运动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阻运动,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CRF症状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干预组血清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项PFS评分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用于晚期前列腺癌伴CRF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CRF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ICU内300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单纯使用咪达唑仑组;单纯使用丙泊酚组;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组,每组各100例,观察3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镇静时间以及ICU内停留时间。结果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组与单纯使用丙泊酚组的的镇静时间明显短于联合使用单纯使用咪达唑仑组(P<0.05),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组费用也明显少于单纯使用丙泊酚组(P<0.05),而在ICU内的停留时间,3个试验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可有效提高镇静有效率,降低镇静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浓度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来我院就诊的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结果检测发现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Lp(a)等脂类代谢紊乱,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Lp(a)及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O1),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Lp(a)及血脂水平正常或偏低。结论肾脏疾病患者LP(a)水平与肾脏早期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方法:将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前10 min、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用一次性16号导尿包严格按标准导尿术进行操作。分别记录全身麻醉前、气管拔管后5 min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评定躁动程度。结果:A组中、重度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A组全身麻醉前平均心率高于B组,气管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前留置尿管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