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中医药健康服务是一个新的概念,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中医药健康服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医药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等.但中医药健康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不配套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研究平台的建立,不仅必要而且必需,政策研究将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良性有序发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反馈政策的失误和不足,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智库.  相似文献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腰腿痛,针灸疗法对此具有确切的镇痛作用。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针灸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但是缺少各种针法镇痛效果比较的报道。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比较平衡针和毫针两种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作用,评价两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压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与治疗前(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治疗前压痛评分的差值比较,针刀组小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局部压痛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且远期效果稳定,与传统电针治疗相比,针刀松解法的效果更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80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针刀组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进行针刀治疗,配合腰部过伸过屈手法,每周1次,共3周;电针组取双侧肾俞、腰阳关、阿是穴(局部压痛点)、患侧委中进行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3周。采用JZL-Ⅱ软组织张力计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第3腰椎横突局部软组织500g压力位移和能量吸收比的变化,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500g压力位移在治疗后和随访时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而电针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针刀组组织能量吸收比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而电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随访时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两组总体疗效等级分布,针刀组优于电针组(P<0.05,P<0.01)。结论:针刀治疗能显著提高第3腰椎横突局部软组织的500g压力位移和能量吸收比,降低局部软组织的张力,从而改善或减轻疼痛,且临床疗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25.
目前“治未病”健康工程顺利开展。为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中医预防保健人才,本文分析了三类预防保健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方式及准入标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应通过培训,形成新的职业技能类别。各类人才有相应的培养或培训定位及要求。  相似文献   
26.
全科医生是未来世界各国医疗服务的主体人群,我国全科医学专业设置较晚,目前培养的全科医师数量远远不足,其中中医全科医师更是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的需要。本文阐述了中医全科医师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中医全科医师应着重在中医药院校培养。分析了在中医药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具备的条件,提出应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培养全科医师的经验,将中医学院校本科以上的教育作为今后全科医生培养的主要途径,借助师资、教学条件和学术优势,在中医药临床医学中单独申办中医全科医学专业。中医全科医师的专业设置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教材的选用和课程设置的整合,结论给出了探索中医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包括要编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教材,并且体现出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治未病”工程实施三年的总结,展望了未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发展态势,不仅会形成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节约卫生费用支出,而且会促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挖掘整理,使中医预防与治疗得到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水平,促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成为继中医治疗后的第二个对外交流窗口。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治未病"工程实施三年的总结,展望了未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发展态势,不仅会形成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节约卫生费用支出,而且会促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挖掘整理,使中医预防与治疗得到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水平,促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成为继中医治疗后的第二个对外交流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