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究发汗与否及不同干燥方式对秦艽中五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秦艽产地加工中的干燥方法优化,提高秦艽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五种成分的含量,乙腈-冰醋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38nm。结果 发汗后干燥的药材中马钱苷酸(I_1)、龙胆苦苷(I_4)与五种成分总含量极显著低于不发汗直接干燥的药材,6'-O-β-葡萄糖基龙胆苦苷(I_2)显著高于直接干燥的药材,而獐牙菜苦苷(I_3)、獐牙菜苷(I_5)含量与不发汗相比无显著差异。烘干、晒干和阴干三种干燥方式中,阴干最有利于I4以及五种成分总含量的保留。烘干有利于I1的保留,晒干相对不利于主要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 秦艽药材产地加工应该不必发汗,直接干燥。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阴干和烘干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22.
综述了1992-2001年新发现的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并简要总结了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3.
盾叶薯蓣资源、成分及组培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叶薯蓣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又名黄姜 ,火头根。为我国特有的薯蓣品种 (薯蓣科薯蓣属根状茎组 )。其根茎内薯蓣皂素的含量最高达 16.15 % [1 ] ,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激素类药源植物。具有清肺止咳、利湿通淋、通络止痛、解毒消肿的功能 ,可治肺热咳嗽、湿热淋痛、风湿腰痛、痈肿恶疮、跌打扭伤 ,蜂螫虫咬 [2 ]。其水溶性甾体皂苷成分对心肌缺血、胸痹、高脂血症等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3 ]。1 资源  盾叶薯蓣分布于东经 98°5 3′~ 112°5 0′,北纬 2 3°42′~3 4°10′内。生长在河谷及低、中山丘陵的落叶阔叶与常绿阔…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其他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NMR、^13C-NMR等技术及与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从脂溶部位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正二十五烷基-2-羧基苯甲酰胺(N-pentacosy1-2-carboxy-benzoyl amide,I)、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Ⅱ)、红百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Ⅲ)、栎瘿酸(roburicacid,Ⅳ),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Ⅴ)。结论Ⅰ、Ⅱ为两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秦艽酰胺和红百金花酸,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5.
冀旭  吴智宇  陈千良  孙文基 《中草药》2010,41(11):1803-1806
目的从知母药材中快速分离制备知母皂苷BⅡ对照品。方法知母药材粗粉用80%乙醇提取,经大孔树脂D-101柱吸附,以30%乙醇洗脱,得到知母总皂苷。用制备RP-HPLC对总皂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柱后分流,ELSD同时检测,收集含高质量分数知母皂苷BⅡ的组分。结果 制备产品经化学方法和13C-NMR鉴定;HPLC-ELSD检测,质量分数大于99%。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效率较高,所得化合物质量分数高,可用于知母皂苷BⅡ对照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26.
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13C-NMR等技术及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1),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 2),栎瘿酸(roburic acid 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4)。水溶部位4个: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 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 6),獐牙菜苷(sweroside 7),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6′-O-β-D-gluco-sylgentiopicroside 8)。结论: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白金花酸,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8为首次从秦艽中分得。  相似文献   
27.
西陵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为百合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1]。河北易县是知母的道地产区,所产知母以质量优良,疗效好而被称作“西陵知母”。在野生药材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河北易县已有大规模人工栽培,栽培品已经成为道地“西陵知母”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用薄层色谱-紫外分光法测定知母在不同采集期芒果苷含量的报道[2],但是所用材料是移栽至南方校园的知母,气候等环境条件与河北易县差....  相似文献   
28.
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全  王文全  魏胜利  解军波  陈千良 《中草药》2007,38(7):1087-1090
目的 对人工栽培群体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的量进行分析,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以甘草苷、甘草酸量为检测指标,对变异类型甘草药材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甘草苷、甘草酸量在各变异类型甘草药材中的量存在较大差异。绿茎茎光滑类型、绿茎叶片皱褶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较高。结论 甘草表型的变异已经引起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通过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培育高产、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29.
知母野生资源调查及其种质分析收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知母进行野外调查、制作腊叶标本及植株活体采集,从我国北方各地收集20余个种质,建立知母的种质资源圃。经调查发现,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野生知母蕴藏量降低,栽培面积有所增加。认为合理有效收集野生种质、建立资源圃是保护种质资源及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0.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文章从古代医学、现代医学、药理学、化学成分等角度,对物质性的"蛊毒"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