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首常用儿科成方出处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及高等医药院校各版教材《中医儿科学》等,均称“撮风散、木通散、固真汤、菖蒲丸”等常用儿科方剂为《证治准绳》或《医宗金鉴》方。笔者在整理、编撰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时,查考了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古籍记载着大量的医药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整理研究中医药古籍既要重视中医药学术价值,也要重视其特定时空领域的文化特色研究。以三峡清代医著《云峰医案》研究成果为例,阐述如何发掘中医药古籍呈现的地方人物、地方语言和民风民俗特色,这对准确理解中医药古籍思想、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龚去非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长江三峡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名医之一。介绍龚去非老先生的习医历程、成才之路、医德医风及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金水六君煎由当归、熟地、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6味药物组成,功能燥湿化痰,滋阴补肾,主治痰湿内盛兼肺肾阴虚之证。笔者现就该方的来源、临床扩展运用概况及原方主治证候等问题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时代赋予每个教师的历史重任。然而 ,时下中等专业学校(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校 )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各种原因错综复杂 ,主客观因素存在诸多方面。本文就其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略陈管见 ,以期求得共鸣 ,推动中专教改进程。1 存在的问题教育科研源于教改实践 ,而教改工作又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 ,基于此 ,教师应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研究 ,自觉成为教育科研第一线的主人便不言而喻。由于中专学校教师群体的特殊性 ,兼之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所提供的工…  相似文献   
7.
8.
9.
安神镇惊丸是儿科临床上常用方剂之一,由天竺黄,人参、茯神、南星、枣仁、麦冬、当归、生地、赤芍、薄荷、木通、黄连、山栀、辰砂、牛黄、龙骨、青黛等十七味药物组成,能安心神、养气血,多用于小儿急慢惊风证之后期的调理。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  相似文献   
10.
王纶 ,字汝言 ,号节斋 ,浙江慈溪人 ,是明代一位颇有成就的医学家。他一生著述颇多 ,其中成书于明弘治十五年 (公元 1 50 2年 )的《明医杂著》六卷是其传世代表作之一。笔者在研读王氏《明医杂著》过程中 ,发现是书卷二“咳嗽”篇以四时为纲 ,分时论治 ,颇具特色 ,对临床和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就王氏根据春暖、夏热、秋燥、冬寒一年四季不同特点 ,对咳嗽实施因时而治 ,顺时用药的治咳思想整理介绍如下。1 因证立法咳嗽的治疗 ,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及其症状的虚实寒热之属性。外感咳嗽当以宣肺散邪为主 ,邪去则正安 ;内伤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