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分析枫蓼肠胃康胶囊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井陉县医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观察组(50例,基于对照组联合枫蓼肠胃康胶囊辅助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肠道菌群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证候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8+比值及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数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 枫蓼肠胃康胶囊辅助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可缓解患儿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2.
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大类,无菌性炎症是具有血管活体组织的一种防御性反应^[1]。骨关节无菌性炎症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多发生于过度活动或不当活动的关节,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抗生素治疗对其无效,目前多采取对症施治,  相似文献   
23.
骨坏死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组织营养中断或者严重不足,相应骨组织代谢出现障碍,局部骨组织缺血、变性。骨坏死可发生于股骨头、肱骨头、腕舟骨、股骨髁、距骨、跖骨、胫骨平台等部位,其中以股骨头坏死最常见。临床诊断骨坏死的传统方法有x线、CT、MRI、骨扫描及骨组织活检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炎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理过程,骨骼的炎症是指骨骼受到致炎因子作用时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引起骨骼炎症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物性致炎因子(细菌、病毒等)、化学性致炎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内源性毒性物质如组织坏死后的崩解产物以及病理状态下堆积于体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等)、物理和机械性致炎因子以及免疫反应(结核、伤寒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28例梅毒患者颅脑MRI改变,以提高对梅毒MRI表现的认识能力。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南京第二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梅毒患者28例。应用全身MR扫描仪(Siemens Sonata 1.5T)扫描参数,采用3D 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且28例患者均检测脑脊液RPR和TPPA。结果:梅毒患者脑脊液RPR和TPPA阳性率均为100.00%。28例梅毒患者MRI检查脑萎缩15例、脑梗死6例、脑炎4例、正常3例。其中,脑萎缩多为显著脑萎缩;脑梗死6例中,额叶皮层下多发腔隙病灶4例,脑干梗死1例;脑炎4例中,病变仅累及双侧海马内颞叶1例,病变累及多个脑叶3例。结论:颅脑MRI检查梅毒患者可以反映颅脑表现,且可以反映病变范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6.
医用化学是医学中职院校一门十分重要基础课,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采用自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综合练习和定期考核等方法,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医用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选取同一组医师行ACDF的82例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采用一般护理措施结合专项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发生率高于研究组[48.8%(21/43)比28.2%(11/39),χ2=2.84、P=0.045];对照组术后吞咽困难持续时间长于研究组[(6.43±5.1)d比(3.45±3.0)d,t=2.05、P=0.049]。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缩短吞咽困难时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瓜果中赤霉素、吲哚乙酸、脱落酸、氯吡脲、2,4-D苯氧乙酸和2甲4氯苯氧乙酸(MCP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氮吹至干后,甲醇定容后测定。以甲醇-0.02%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柱温30℃,经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保留时间和DAD光谱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赤霉素、2,4-D和MCPA的线性范围均为0.5μg/ml~20μg/ml,吲哚乙酸、脱落酸和氯吡脲的线性范围均为0.1μg/ml~5.0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种组分的检出限范围为0.005 mg/kg~0.06 mg/kg;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2.0%~1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89%~4.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合于瓜果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海南省92例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海南省92例耐药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组)和120例非耐药的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初/复治、治疗过程是否中断、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是否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统计学处理,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核耐药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居住地、初/复治、治疗过程是否中断、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在非结核医疗定点机构就诊有关(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农村(OR=2.467 95%CI=1.309~4.650)、复治(OR=4.046 95%CI=2.274~7.199)、治疗过程曾经中断(OR=5.195 95%CI=2.877~9.381)、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OR= 7.792 95%CI=4.206~14.436)和第一次在非结核医疗定点机构就诊(OR=5.495 95%CI=3.038~9.938)是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复治、曾经中断治疗、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易出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在急诊科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400例急诊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预检分诊,观察组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预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过度分诊率及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过度分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表示满意的有196例,对照组中40例患者认为分诊较慢、流程繁琐等原因,表示不满意,2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结合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优化急诊分诊流程,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和归纳,减少了分诊时间,保障护士的分诊效率,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