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2篇 |
免费 | 241篇 |
国内免费 | 1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7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198篇 |
口腔科学 | 48篇 |
临床医学 | 562篇 |
内科学 | 271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37篇 |
特种医学 | 15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38篇 |
综合类 | 1147篇 |
预防医学 | 451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502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336篇 |
肿瘤学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35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50篇 |
2011年 | 260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31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256篇 |
2006年 | 207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83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对居民家庭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为更好的促进居民安全、合理、规范用药。方法从近几年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四个单位中随机抽选出1500名体检者,对其在2010年1月至6月期间日常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存储和购买药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占57.9%,根据医师处方购买药品的仅占42.1%,而不知道滥用抗菌药物后果者竟高达68.9%。结论由此可知,居民药学知识匮乏导致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非常严重。卫生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可通过多途径、全方位做好居民安全用药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居民的药学知识,提高居民的用药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居民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2.
大鼠皮肤创面自然愈合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动物模型,在伤后1,4,7,11,14,和17d取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研究皮肤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创面IGF-1前体、内源性IGF-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与创面愈合相关因素成纤维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皮肤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内源性IGF-1表达量的变化与成纤维细胞活动、PCNA表达的变化基本相符,与IGF-1前体的变化关系不密切。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在局部发挥生理效应的IGF-1主要来自创面以外的来源。内源性IGF-1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希罗达(Xeloda)是一种新型口服型氟嘧啶氨基甲酸酯盐,是在细胞内激活的口服型细胞毒性药物,是一种模仿氟尿嘧啶持续给药能达到甚至超过静脉给药疗效的氟尿嘧啶类药物[1];奥沙利铂(Oxaliplation lohp,草酸铂)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基环乙烷草酸铂,是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二者联合抗癌作用较强,临床给药方便,毒副反应轻,易被病人接受,服药期间可以保证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5年4月—2007年4月采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23例老年晚期大肠癌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4月—2007年4月… 相似文献
84.
选择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7例,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组与未通组,观察了两组溶栓治疗前及溶栓后6小时的QT离散度(OTd)。结果显示,两组溶栓治疗前QTd均明显增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通组治疗前后QTd无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01),与未通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成功的溶栓可明显缩小局部心肌复极差异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测量溶栓治疗前后QTd变化可以判断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85.
顺义区农村自备水源井水卫生学调查及在农村改水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农村自备水井环境卫生和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顺义区农村改善水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农村19个镇的434眼自备水源井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井水水质(26个项目)进行检测.同步检测一个镇级集中式供永厂的水质.[结果]农村自备水井的成井时间不同、水深不同,多数水井无消毒设备(占96.14%)和净化设备(占98.39%).水质检测合格的有284件,合格率为65.44%;检测不合格的项目有铁、锰、氨、氟化物和砷等的含量及总硬度、色度、浑浊度和细菌学指标,这些项目均超标.集中式供水厂的水质26个项目均合格.[结论]农村自备水井环境卫生和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对自备水井应安装必要的消毒、水质净化设备,各村应建立完整的水源井资料以备查验,做到专人管理和定期消毒;增加合格的镇级集中式限水,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便于管理,改进不合格的供水设施,以提高水质,保障村民的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并比较对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应用功能治疗方法(早期肘关节活动)与传统石膏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①石膏固定组(30例):长臂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开始功能锻炼;②功能治疗组(30例):骨折后不用外固定或短期内应用(固定时间3~10d),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评定标准对2组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1]。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肘关节功能评分:石膏固定组平均为89.8分,极好18例,好8例,一般4例,优良率达86.7%。功能治疗组平均为96.5分,极好23例,好7例,优良率达100%;功能治疗组优良率优于石膏固定组(χ2=4.29,P〈0.01)。结论早期肘关节活动可显著提高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87.
<正>患者男,15岁,汉族,学生,主因"左足发凉、麻木12 h,间歇性跛行4 h"于2012年7月6日入院。患者7月5日无诱因出现左足部发凉、麻木,皮肤苍白,自行涂抹红花油未就诊。7月6日出现左下肢活动时疼痛,步行1 min即感疼痛,休息10 min可好转,无静息痛。当日我院血管超声提示:左小腿腓动脉血栓形成可能性大。入院查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2009年泰州市职业卫生监督状况进行了分析。该市2009年共检出疑似职业病3例,检出率为10.4/10万;职业禁忌或职业损害80例,检出率为278.5/10万。职业卫生监管状况总体形势不乐观,具体表现在: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建立不全、职工卫生宣传培训不到位、应急设施配备不足、职业卫生处罚力度不够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4条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脑内炎性坏死腔和肿瘤性坏死腔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脑脓肿、45例胶质瘤及34例脑转移瘤的坏死囊变区进行FLAIR序列检查,仔细分析坏死腔及其边缘的信号特征,对部分手术病例作坏死区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差异.结果 20例脑炎性坏死腔边缘可见连续或断续的带状高信号("亮带征"),而所有胶质瘤及脑转移瘤的坏死囊变区周围均未见"亮带征",故"亮带征"对炎性坏死腔的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100%.炎性和肿瘤性坏死腔内多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坏死区的病理切片显示炎性坏死腔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肿瘤性坏死腔周围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在FLAIR序列像上,病灶坏死腔周围"亮带征"的出现对鉴别炎性坏死腔和肿瘤性坏死腔具有重要的价值,发现坏死腔周围"亮带征"即可判断为炎性坏死而非肿瘤性坏死,而坏死区内的信号改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出现的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 a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50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92.67%的患者疼痛消失或减轻,出现的并发症有低颅压综合征、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口唇疱疹等,在22 d内治愈出院。结论了解产生并发症的机制,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