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胃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其常见病因有饮食劳倦,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病位在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可涉及肝胆肾等脏腑。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临床治法主要有分型论治及专方加减。实验研究主要涉及模型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2.
陆为民主任医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是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浊气上逆,郁阻胸膈;将本病分为脾虚气郁、痰热内蕴及痰气交阻3型,治疗上以健脾和胃为总则,佐以理气、清热、化痰诸法求同存异,并强调配合情志疏导以及生活起居调摄。  相似文献   
83.
徐景藩教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三型诊治,执简驭繁;把握兼证、灵活变通;腹部切诊,有助辨证;重视调摄,心理疏导。近年来,通过中医中药治疗而使本病患者病理检验改善或显著改善者不在少数,但是,CAG毕竟是临床难治性疾病,肠化、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因此,治疗过程中,仍当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胃镜,以早期发现癌变之可能。  相似文献   
84.
梅雨玫  陆为民 《新中医》2012,(3):144-145
徐景藩,江苏省吴江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徐老从医60余年,对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徐老于江苏省中医院查房,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就其运用和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5.
肝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病及病机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徐景藩教授执简驭繁,将CAG按肝胃不和、胃阴不足、中虚气滞三型论治,通过对这三个证型的病机分析,初步探讨调肝法在CAG三个证型中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益气清热方对Ⅰ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00只雄性裸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组、黄芩组、益气清热方组,每组20只.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分别给予黄芪、黄芩及益气清热方药液,每日0.2ml/10g.第14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浓度108cfu/ml的Hp菌液灌胃,每天1.3ml,两周后处死,观察胃黏膜p53、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p53、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药物组均能显著降低p53、bcl-2表达(P<0.05或P<0.01),而3个药物组间比较,益气清热方组明显为优(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清热方对Ⅰ型Hp感染裸鼠胃黏膜p53、bcl-2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凋亡基因的调控,降低过高的细胞凋亡率,减轻Hp对胃上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87.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脾胃组”运用腹舒膏外敷治疗胃脘痛患者48例,疗效满意,并观察了年龄、病程、证型等与疗效的关系,兹就临床资料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患者,均来源于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7岁,45岁以下者28例,大于45岁者20例;病程最短24天,最长19年。5年以下者37例,大于5年者11例。  相似文献   
88.
89.
90.
陆为民 《江苏医药》1998,24(3):211-211
我院自1992年1月~1996年6月在手术中采用巩膜面堤状烧灼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46例翼状各肉,并与此前的单纯切除暴露巩膜面法52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巩膜面堤状烧灼为观察组:46例(54眼),年龄20~40岁20例(23眼),41~60岁23例(28眼),>60岁3例(3眼)。分型:静止型10眼,活动型32眼,复发型12眼。单纯切除为对照组:52例(65眼),年龄ZO~40岁24例(30眼),41~60岁26例(33眼),>60岁2例(2眼)。分型:静止型16眼,活动型34眼,复发型儿眼。二、手术方法单纯切除暴露巩膜面按《眼科手术图解》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