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508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1篇
  4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科于2004年10月1名服用苯乙哌啶中毒,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早产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被认为是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左室不同步的出现被认为是对CRT的阳性反应。目前,只有当患者出现宽QRS综合波时,才适合做CRT。尽管带有窄QRS综合波的患者可能出现左室不同步。本研究中,通过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了64个带有窄QRS综合波的心衰患者中左室不同步的发生率。带有一个窄QRS综合波的心衰患者左室不同步出现的频率@Bleeker G.B. @Schalij M.J. @Molhoek S.G. @腾增辉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左心衰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中,西地那非对肺动脉反应性评估时的应用。14例序贯入院的心衰患者,口服剂量为25m g(n=8)或50m g(n=6)的西地那非,每8h不超过3次,并连续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其中13例(占93%)肺动脉压力下降超过20%。同时肺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也下降了20%,提示相对的肺动脉选择性。与25m g的西地那非相比,50m g的西地那非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更强。对于心衰中,评估肺动脉高压时口服西地那非是安全有效的。西地那非对评估严重心衰的肺动脉高压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Alaeddini J. @Uber P. A. @…  相似文献   
994.
以溶剂从固休中萃取所需的成分,索氏萃取器(Soxhlet's extractor)乃是目前在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有很多优点,七十多年来一直被普遍地采用着.曾有许多人加以改进,早年如Clasusnizer和Wallny两氏,以后有Thielepape氏、Holmes氏等,最近有Max Schirm氏等.为了特殊目的而加以改进的,有Schaap, Dieterle氏等,应用蒸汽热浸装置,亦有微量的索氏萃取器等.  相似文献   
995.
脑缺血模型中使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来量化神经功能障碍,系利用SEP的两个特性。“早期”诱发电位一般对全身麻醉有相当的耐力:皮层SEP发生器的位置靠近体感皮层(或动物的ectosylvian回),故使电活动与局部脑血流量(CBF)发生相互联系。SEP常用来证实缺血模型和对卒中病人的研究,但必须充分认识到技术上的困难,要很仔细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对结果的解释也是有限的,尤其是缺血情况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LED 红光联合他莫克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6 例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 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口服依匹斯汀10 mg /次,1
次/d 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0. 1%他克莫司软膏患处皮肤外用,2 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LED
红光照射治疗,15 min /次,2 次/wk。疗程共5wk,分别于治疗第1、3 及5wk 时做疗效判定。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
治疗第3 wk、5 wk 后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且联合红光治疗后,可减少他
克莫司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LED 红光联合0. 1%他克莫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
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XPD对p8/TTDA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pEGFP-N2/XPD重组质粒、pEGFP-N2空载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并用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和代数的SMMC-772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p8、XPD、p53、c-myc表达量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结果 (1)RT-PCR检测示:p8 mRNA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是低表达的,稳定转染野生型XPD后,p8 mRNA和XPD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0.001).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细胞组p53 mRNA表达量亦明显增高(P<0.05),c-myc mRNA表达量则明显下降(P<0.001).(2)Western blot法检测示:p8蛋白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是低表达的.稳定转染野生型XPD后,p8蛋白、XPD蛋白、p5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c-myc蛋白表达量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MTT检测示: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细胞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减弱(P<0.001).结论 人剪切修复基因XPD可调控p8/TTDA基因的表达.野生型XPD转染后亦可上调p53表达,下调c-myc表达,从而在分子途径上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98.
王娟  杜芳腾  杜瑶  张吉翔 《天津医药》2012,40(9):865-869
目的:观察野生型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细胞内Ets-1和Cdk6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工合成的pEGFP-N2-XPD重组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SMMC-7721细胞。设重组质粒转染细胞SMMC-7721-pEGFP-N2-XPD(XPD)组、空载质粒转染细胞SMMC-7721-pEGFP-N2(N2)组、脂质体组、无转染空白对照组。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XPD、Ets-1、Cdk6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XPD组中的XPD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01),而Ets-1、Cdk6 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其他3组明显减少(P<0.001)。转染pEGFP-N2-XPD重组质粒后细胞停滞在G1期,难于进入S期。转染了野生型XPD的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结论:XPD基因可能通过抑制Ets-1、Cdk6基因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构建人SORBS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以GST-hSORBS1为模板,利用PCR扩增hSORBS1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3*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骨肉瘤细胞MG-63中,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3*Flag-hSORBS1在MG-63细胞中的定位,使用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hSORBS1蛋白。结果   hSORBS1基因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3*Flag中,Western blot检测到3*Flag-hSORBS1融合蛋白表达, 且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主要定位于细胞周边, 并成功纯化hSORBS1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3*Flag-hSORBS1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纯化hSORBS1蛋白。3*Flag-hSORBS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周边。  相似文献   
1000.
主要情绪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复杂疾病,遗传模式复杂,因此也被称为"多因子疾病",包括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和重症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disorder,MDD).随着主要情绪性疾病遗传学研究的进展,遗传变异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出来,双相情感障碍性疾病中遗传因素占约60%~85%[1],MDD中遗传因素约占37%~40%[1-2].本文旨在对主要情绪性疾病与染色体3p21.1遗传变异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