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58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5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实施规范化管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化康复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前和出院6个月后两时间点的康复依从性、粗大运动功能、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的康复依从性、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男,21岁.因上腹部不适,排柏油样便3h来我院就诊.查体:意识清,轻度贫血貌.体温36.5℃,脉搏100/min,血压100/50 mmHg.皮肤、睑结膜及甲床均苍白.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心血管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有效的方法,但因供体严重不足等原因,这种疗法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几年包括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室辅助装置和全人工心脏在内的机械辅助循环支持(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装置得到迅速发展。现对MCS的分类、近年发展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与Pluronic F-127水凝胶生物相容性。
方法酶解组织块法获得DPSC,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制备20%、25%、30%(w/v)的Pluronic F-127水凝胶,扫描电镜(SEM)观察水凝胶支架空间形态,检测支架材料的溶胀率,凝胶化时间。用不同浓度Pluronic F-127水凝胶包封DPSC进行三维培养,并以普通培养皿的二维培养作为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第1、3、5、7天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支架对DPSC增殖的影响。将最佳浓度的Pluronic F-127用于包封DPSC,常规矿化液诱导14 d进行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成骨相关骨桥蛋白(OPN)、Ⅱ型胶原,以评价Pluronic F-127对DPSC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成功分离并纯化DPSC,细胞在支架内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第1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20% Pluronic F-127组细胞增殖A标准值(0.774 ± 0.095)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A对照= 0.353 ± 0.096、A25% PF= 0.559 ± 0.053、A30% PF= 0.532 ± 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993,P= 0.000);第5天时,20% Pluronic F-127组细胞增殖A标准值(0.554 ± 0.510)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A对照= 0.260 ± 0.097、A25% PF= 0.353 ± 0.049、A30% PF= 0.212 ± 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0.821,P= 0.000)。成骨及成软骨诱导后茜素红及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对照组呈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三维诱导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PN= 65.576,POPN= 0.000;FCOL-2= 38.382,PCOL-2= 0.000)。
结论20% Pluronic F-127适合DPSC的培养,并可支持其生长及分化。Pluronic F-127可作为DPSC的生物载体,有望成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病是危害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各种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药源性心律失常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熟悉和认识这一点,并积极进行防治药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有效地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Billroth-Ⅱ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胃Billroth-Ⅱ式术后43例患者行ERCP。结果 43例行ERCP的患者中插管成功39例(90.7%),插管失败2例(4.7%),并发消化道穿孔2例(4.7%)。39例患者中经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31例(79.5%),其中3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8例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取石;诊断为胆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15.4%),其中4例行单纯乳头球囊扩张术、2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诊断为壶腹部肿瘤、胃癌肝门部转移各1例(2.6%),分别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塑料支架。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2.6%)。结论对胃Billroth-Ⅱ式术后患者进行ERCP检查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B(apoB)基因EcoRI、XbaI、MspI位点和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75bp、+83bp位点多态性与哈萨克族人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185例哈萨克族冠心病患者和216例哈萨克族非冠心病对照者的这些位点多态性.结果:①TC、TG及apoA...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2(TYK2)和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FPA)的表达与侵袭性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4例NFP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标本,根据术前核磁检查和术中所见情况分为侵袭性组和非侵袭性组,每组12例。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2组患者NFPA组织中的TYK2和STAT3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与NFPA侵袭性的相关性。 结果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与非侵袭组相比,侵袭组NFPA中TYK2低表达、STAT3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YK2在侵袭性NFPA中表达下调,其低表达可能与NFPA侵袭性相关;STAT3在侵袭性NFPA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能与NFPA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口服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在小鼠体内抗宫颈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将p MG36e-E7 shRNA、pMG36e-mIL-12D质粒分别转化短双歧杆菌,经筛选鉴定并扩增获得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通过小鼠皮下宫颈癌细胞移植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1、7 d后,检测小鼠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和肿瘤组织匀浆液或血清在PYG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数量,评价短双歧杆菌的肿瘤靶向性,以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曲线评估重组短双歧杆菌的抗肿瘤效果,通过主要器官切片H-E染色和检测荷瘤小鼠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重组短双歧杆菌和宫颈癌TC-1细胞移植瘤小鼠。7 d后,移植瘤组织匀浆液和血清的菌落数量证实短双歧杆菌具有靶向体内瘤组织的定殖能力,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P<0.05或P<0.01),但联合使用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双歧杆菌的肿瘤抑制率与单独使用的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未见对荷瘤小鼠主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模型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一例携带SCN3B-C.260突变的女性BrS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仙台病毒,将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OSKM)转染到PBMCs,采用非整合重编程技术构建特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