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登记2002-03-2004-03入院的脑卒中患者.观察发病6 h内至入院后15 d血压变化规律情况.对影响入院时血压的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311例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压最高(151±29/90±18)mm Hg,12 h内迅速下降至(138±24/81±15)mm Hg,到第8 d基本稳定在(132±18/80±14)mm Hg.独立影响入院收缩压的因素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意识水平、年龄和卒中类型.独立影响入院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和糖尿病.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血压明显增高,急性期血压存在自发下降趋势.独立影响入院血压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心脏病、高龄、意识水平和卒中类型,急性期降压的国内标准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22.
脑出血治疗指南及临床研究证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美国资料显示脑出血(ICH)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5%~20%,一年生存率仅38%。目前ICH尚缺乏有可靠证据支持的特性性治疗方法,以致不同医院治疗差异很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提出推荐意见,并参照证据水平对推荐意见强度进行标注(见表1),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案。若某些临床问题尚无指南的推荐意见,则可依次参考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表1的各级证据及专家达成的共识性意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ICH治疗的临床研究数量和临床实践指南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除包括了现有的指南外,也对指南未包括的SR和随机对照试验(randmised control trial,RCT)结果进行了综述作为补充,以提供当前的证据现状。应当注意,由于ICH治疗的证据数量和质量均欠满意,本文除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外,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尤其强调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发病后12 h内经头部CT确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证实脑出血后4 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MMP-9浓度。记录患者入院时血压、头部CT特征、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病史等资料。距首次头部CT检查42~54 h内复查CT或患者意识障碍加重时即刻复查CT,与首次CT结果比较,血肿体积差≥12.5 cm3或2次血肿体积之比>1.4即为血肿扩大。分析MMP-9水平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86例患者,其中41例发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2.0%。①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MMP-9中位数水平为112μg/L,血肿非扩大组为79μg/L;血肿扩大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首次测量的收缩压水平高于血肿非扩大组,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短于血肿非扩大组;血肿形态为不规则的比率高于血肿非扩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短、血肿形态不规则外,血浆中MMP-9水平升高也是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5.65,95%CI:5.30~46.15)。③通过ROC曲线获得MMP-9的临界值为97.5μg/L,其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是0.791,特异度是0.727。结论血浆MMP-9水平增高是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危险因素与小血管病理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与其他类型脑卒中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推测腔隙性脑梗死的小血管病理改变类型,以便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登记2002-03/2004-01连续入院的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及皮质型梗死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缺血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颈动脉狭窄、超重及高胆固醇血症等,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3类脑卒中的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共登记脑卒中患者l263例,其中698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腔隙性脑梗死303例,原发性脑出血203例,皮质型脑梗死192例。①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原发性脑出血组比较,高血压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7.1%比51.7%;OR=1.24,P&;gt;0.05),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在腔隙性脑梗死组更常见(19.5%比4.9%,25.0%比14.7%;OR=4.67,1.92,P&;lt;0.05)。②腔隙性脑梗死组与皮质型梗死组比较,糖尿病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19.5%比14.1%;OR=1.24,P&;gt;0.05),男性,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在腔梗组更常见(61.1%比52.1%;57.1%比44.8%,25.0%比16.2%;OR=1.44,1.73,1.73,P&;lt;0.05)。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与原发性脑出血比较,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前者的关系更明显。②腔隙性脑梗死与皮质型梗死比较,糖尿病与两者的相关程度类似。③除玻璃样变性外,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小血管病理改变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492例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不同技术的成功率、成袢技术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除外经桡动脉穿刺未成功者,其余分为:降主动脉组325例(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组79例(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组76例(主动脉瓣成袢技术)。结果 492例入组患者中,手术成功率97.56%。在降主动脉成袢术、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术和主动脉瓣成袢术中,造影时间分别为30.0(27.0~34.0)min、45.0(40.0~50.0)min和74.5(65.0~86.0)min;曝光时间分别为11.2(10.5~12.0)min、16.5(15.2~8.1)min和24.9(23.9~26.0)min,3种技术的造影时间和曝光时间依次增长(P<0.05)。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约5.42%,各组并发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其中主动脉瓣组并发症13.15%,明显高于降主动脉组3.69%(P=0.003)。结论 降主...  相似文献   
26.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PPA)是指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性下降2年或2年以上,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正常保留,病理上以额颞叶萎缩为特点,但不具有Pick小体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PA临床相对少见,国内只报道数例.我科近年诊断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危险因素与小血管病理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与其他类型脑卒中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推测腔隙性脑梗死的小血管病理改变类型,以便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登记2002-03/2004-01连续入院的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及皮质型梗死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缺血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颈动脉狭窄、超重及高胆固醇血症等,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3类脑卒中的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共登记脑卒中患者1263例,其中698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腔隙性脑梗死303例,原发性脑出血203例,皮质型脑梗死192例。①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原发性脑出血组比较,高血压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7.1%比51.7%;OR=1.24,P>0.05),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在腔隙性脑梗死组更常见(19.5%比4.9%,25.0%比14.7%;OR=4.67,1.92,P<0.05)。②腔隙性脑梗死组与皮质型梗死组比较,糖尿病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19.5%比14.1%;OR=1.24,P>0.05),男性,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在腔梗组更常见(61.1%比52.1%;57.1%比44.8%,25.0%比16.2%;OR=1.44,1.73,1.73,P<0.05)。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与原发性脑出血比较,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前者的关系更明显。②腔隙性脑梗死与皮质型梗死比较,糖尿病与两者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