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5年第2期)、MEDLINE(1966年~2005年8月)、EMBASE(截至2005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截至2005年8月)和中国卒中临床试验数据库(截止2005年8月)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筛选所有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4.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到12个RCT,其中9个(948例)符合纳入标准。方法学质量评价为B级。由于一些研究间的常规治疗不一致,对远期死亡和残疾的改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行Meta分析。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的Meta分析显示,在治疗期末依达拉奉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7,95%CI(1·21,2·89)]。依达拉奉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和皮疹。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依达拉奉有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趋势,但鉴于目前评价依达拉奉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及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其是否有效的确切结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颈内动脉(ICA)次全闭塞的支架成形术及其围手术期情况,总结分析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比较近端球囊保护装置与远端过滤保护装置在栓子保护方面的优劣.方法 回顾北京宣武医院2006-2012年所有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患者的支架成形术,通过头颅MRI中DWI序列判断是否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并计算每例患者新发脑梗死的病灶数量.结果 共有35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患者接受了支架手术,其中21例患者使用近端保护装置,14例使用远端过滤保护装置.3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48 d内行头颅MRI,近端球囊保护装置组的脑梗死发生率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组低(6/18比10/14,P=0.03),脑梗死病灶数量也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组少(1/18比4/14,P=0.0006).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内未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30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例患者颈动脉彩超显示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结论 症状性的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患者可考虑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此手术采用近端球囊保护装置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可能更有效的预防脑栓塞.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支架成形术仍有待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海洛因脑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7例海洛因脑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在突然戒断期间中发病,临床以言语障碍,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为特征,MRI表现为对称性大脑、小脑白质、内囊以及脑干的长T1、长T2信号,Gd~DTPA增强后无强化,脑脊液检查一般未见异常。结论:海洛因脑病多见于青年男性,有吸食海洛因史,临床表现多变,影像学有较典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血管内介入方法开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4例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分类(CISS)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组(LAA组,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管内治疗不同分期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ASVBOCI)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SVBOCI患者,包括急性期组(发病≤24 h,AP组)23例、亚急性早期组(发病>24 h且≤14 d,SAEP组)23例、亚急性晚期及慢性期组(发病>14 d,SALCP组)31例,对比观察3组术中情况、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及预后。结果 AP组、SAEP组及SALCP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8.26%(18/23)、95.65%(22/23)及93.55%(2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SAEP组术中机械取栓率均高于SALCP组(P均<0.05),AP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均低于SAEP组和SALCP组(P均<0.05)。围手术期AP组1例、SAEP组2例颅内出血,SALCP组无出血。术后3个月SALCP组预后良好率高于、死亡率低于AP组及SAEP组(P均<0.05),后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管内治疗不同分期ASVBO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试验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人院、发病24h内的脑卒中患者。连续观察人院后10d血压,随访1个月和6个月时死亡、残疾和复发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血压与预后关系。结果共纳入脑卒中患者592例。血压与预后呈U型关系。人院时血压在120/90mmHg左右、第1—7天每天的平均血压在140/90mmHg左右预后较好。独立影响1个月死亡的血压因素是24h内血压下降程度,独立影响6个月死亡/残疾的是第3—7天每天的平均血压。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独立影响预后,人院7d内血压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的连续7例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评估术后血管再通情况,改良Ra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术后新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检测所有患者CYP2C19*2和*3位点的基因型.患者术后第7天行头颅MRI检查,3个月随访是否新发脑缺血性事件.将患者分为术后新发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多因素分析CYP2C19*2和*3位点的基因型是否为新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104例脑动脉支架术患者,3月随访后未发生脑梗死87例,发生脑梗死患者17例.CYP2C19基因检测,104例患者中快代谢组90例,其中*1/*150例,*1/*230例,*1/*310例,慢代谢患者14例,*2/*211例﹑*2/*33例﹑*3/*30例.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除溃疡性斑块及动脉极重度狭窄之外,CYP2C19*2/*2和*2/*3位点基因型也是脑动脉支架术后新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95%CI:5.40~47.0).结论 脑动脉支架患者如携带CYP2C19*2/*2和*2/*3位点的基因型可能增加术后新发缺血性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尚无特异性方法,降低升高的颅内压及血压仍是当前主要的、并且最常用的治疗措施。正确使用这些措施对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脑出血时颅内压及血压处理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报道较少,尤其缺乏循证医学提倡的大样本、严格设计与实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