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601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64篇
  4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就干扰素对20例放疗后鼻咽癌(NPC)患者的ADDC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中,靶细胞为低分化NPC细胞株(CNE_2),效应细胞为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靶细胞抗体为免抗CNE_2细胞抗体,用~51Cr释放法测定。结果表明经干扰素预孵的效应细胞比未经干扰素预孵的效应细胞的细胞毒平均增加33.5%(P<0.001)。ADCC是机体重要的抗肿瘤免疫机制之一,我们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干扰素有促进ADDC的作用,提示,干扰素有可能在NPC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2.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结肠癌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相关发病因素[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对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者高达15%~20%[2]。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老年便秘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祖国医学对便秘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3]。邓鹤鸣是全国名中医,在临床上尤擅长使用各种润法治疗老年便秘。他认为由于老年人先后天均虚损不足,各种病因均易导致津亏肠燥,故津亏肠燥是老年患者便秘的基础病机。治疗老年便秘不可攻伐太过,而应以“润法”为基础,润肠以通便。笔者总结了邓老“润法”治疗便秘的学术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 Hybrid 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术式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DR)及颈后路手术的优势和自身所存在的争议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Hybrid、ACDF、CDR及颈后路手术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Hybrid手术较ACDF、CDR及后路手术的优势、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Hybrid手术可提供确切的症状缓解效果,并保留颈椎脊柱节段的运动幅度,降低邻近椎体节段的椎间盘压力,对维持颈椎远期稳定性及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论:Hybrid 手术短、中期临床效果确切,仍需长期、大量的随访研究来证明其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4.
膀胱造瘘术是泌外常见的尿流改道方法,通常在耻骨上膀胱切开造口、尿流改道,有效解除了尿路梗阻,保护了肾脏功能维持了机体水电解质代谢和内环境的平衡,然而,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也带来了不少并发症,通过积极的治疗,这些并发症通常可以缓解,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住院,且出院后有完整随访记录的永久膀胱造瘘患者87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系化脓性阑尾炎的住院患者120例,据手术切口及术后换药方法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每天常规碘伏消毒,换药、引流、扩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治疗组甲级愈合率为80.0%,丙级愈合率为8.3%,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61.7%,丙级愈合率为23.3%;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能够减少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口切口感染率,且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前后的血清 MMP-9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检测60例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7、14天血清 MMP-9的浓度,结肠良性肿瘤手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健康志愿者30人确定血清 MMP-9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在术后第1、7、14天血清 MMP-9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结肠癌患者组 MMP-9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结肠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肠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癌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 MMP-9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 ﹤0.01),后逐渐降低,术后第7天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显著(P ﹤0.05),至第14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良性病患者术后第1、7天血清 MMP-9水平稍升高,术后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但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在同一检测点,结肠癌及结肠良性病变组血清 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 MMP-9水平显著高于结肠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原发肿瘤切除后血清 MMP-9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7.
温志芳  黄北雄  莫明权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9+21-19,21
目的 观察醒脑再造胶囊化痰及抗血栓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酚红排泄量观察醒脑再造胶囊化痰作用,采用结扎大鼠下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阻塞观察醒脑再造胶囊抗血栓作用.结果 醒脑再造胶囊可抑制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泄量(P < 0.05);降低大鼠血管阻塞形成的血栓湿重(P < 0.05).结论 醒脑再造胶囊有化痰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TS、TP、DPD表达水平与5-Fu为基础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120例术后接受氟尿嘧啶为基础化疗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分析TS、TP、DPD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及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组织的TP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DPD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经相关性分析,TS与TP、DPD与TP的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具有弱正相关关系(r2=0.04937,P=0.0096;r2 =0.08345,P=0.0007).TS、TP mRNA的高表达更倾向于对5-Fu化疗药物不敏感,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偏低(P<0.01);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除了肿瘤分化、肿瘤细胞转移等传统危险因素外,TS、TP mRNA表达也是影响结肠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6,95% CI:1.896~3.656;OR =2.426,95% CI:2.037~2.945).结论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TS、TP高表达更倾向于对5-Fu化疗药物不敏感且生存预后较差,TS、TP表达情况对临床上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抗原( TPS)的表达及在大肠癌病理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60例,大肠良性病变患者40例,健康人血清(正常对照组)3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TPS含量,并探讨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血清TPS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良性病变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大肠癌DucKs A期TPS水平明显低于B、C、D期,且淋巴结转移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PS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大肠癌的分期,转移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应用单节段截骨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脊柱侧后凸畸形(congenital kyphoscoliosis,CK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应用后路单节段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9例椎体形成不良型CKS患者,平均19.2岁,其中9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0例行全椎体截除术(vertebra cloumn resection,VCR)。对比观察手术情况、影像学分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302.1±43.2) min,术中出血(589.5±151.5) ml,平均融合节段6.0±1.5;术后侧凸角矫正率(79.7±9.2)%,局部后凸角矫正率(81.1±21.9)%,颈7垂线-骶骨中线距离(vertical line between the 7th vertebra and central sacra,C7-CSL)矫正率(82.7±12.5)%。上述指标在PSO组和VC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前局部后凸角VCR组62.2°±21.0°明显大于PSO组22.7°±22.0°,t=4.009,P=0.001。经过平均4.2年随访,所有患者脊柱侧凸角、局部后凸角及冠状面偏移未见明显进展,VAS改善(85.9±15.9)%,ASIA分级3例D均恢复至E。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1%,1例硬脊膜损伤,2例单侧下肢麻木,1例慢性腰痛,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伤口感染、螺钉松动移位、内植入断裂发生。结论:一期后路单节段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CKS安全可行,可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其中VCR术应用于脊柱矢状面矫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