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4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436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566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2356篇
内科学   1015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4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71篇
综合类   4063篇
预防医学   1724篇
眼科学   174篇
药学   1852篇
  32篇
中国医学   1994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802篇
  2013年   810篇
  2012年   932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1033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802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西沙必利(cisapride,商品名:普瑞博思)为一胃动力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作一综述.1 锥体外系反应黄玉凯报道1患者,女,63岁,因上腹胀,纳差,暖气,空腹口服本品10mg,20min后,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麻木、震颤,两眼向上凝视,颈斜向左侧并固定,舌发硬,不能伸.考虑为本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予地西泮(安定)10mg,im,山莨菪碱(654-2)10mg,iv,0.5h后患者安静,3h后症状完全消失.3d后患者自服同量西沙必利又复发上述症状,经治疗后缓解.西沙必利本无抗多巴胺和直接拟胆碱作用,通常对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内分泌功能无影响,但本例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确系服用该药引起,临床应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22.
APRELIMINARYSTUDYONIMMUNERESPONSETOHEPATITISEVIRUSDNAVACCINEINMICELuFengmin鲁凤民,ZhuangHui庄辉,ZhuYonghong朱永红andZhuXiaojie朱晓洁Obje...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预测T2DM患者肌少症的患病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将其分为对照组(n=146)和肌少症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AGE、肌力、起立试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肌力、AGE均是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BMI、肌力、AGE建立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校准度良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发现其预测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净收益和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AGE是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的肌少症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其中70例AE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NLR、PLR、 RDW、 MPV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对急性加重组治疗前后及稳定组、对照组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对急性加重组NLR、PLR、 RDW、 MPV和CRP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加重组治疗前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组治疗前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高于急性加重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通过分析人格测验正反向题目的时间效应,探讨人格测验中题目陈述方式对测验效度及质量的影响,为测验编制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230名士兵完成计算机呈现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记录被试完成每个题目所需要的时间,将正反向题目平均用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反向题目整体平均用时显著高于正向题目平均用时(P<0.01);得分的反向题目平均用时显著低于得分的正向题目(P<0.01);未得分的反向题目平均用时显著高于未得分的正向题目(P<0.01)。结论反向题目的引入可以减少人格测验的反应偏差,提高测验的效度,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试作答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测验编制的过程中应平衡使用正反向题目,但反向题目的语言要尽量简洁明了,减少对被试作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在移植视网膜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0例鼠龄14dSD大鼠视网膜移植到出生后1d大鼠中脑偏左侧处,同时摘除新生鼠的右眼。术后10d至22d分别取移植视网膜及其中脑,在相应的年龄取正常视网膜作对照,应用原位杂交组化技术──地高辛标记的生长抑素的cRNA探针检测移植和正常视网膜中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出现时间、发育规律及定位分布。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态,以作对照和补充。原位杂交组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出生当天的移植视网膜节细胞层已出现阳性表达,出生后4d,外核层也出现小的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此种神经元随后减少、消失;与此同时内核层及节细胞层内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逐渐增多,至生后12d接近成年水平。通过对非移植大鼠视网膜进行正常对照观察,移植视网膜与非移植的正常视网膜生后发育的结果相似。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与原位杂交含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的表达部位是一致的,但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可见其突起。  相似文献   
12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侵犯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骼肌肉等组织,并以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种族之间有差别。RA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现多认为可能与感染、遗传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并可最后归结为个体免疫功能的异常。大量研究证实,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根据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TCR)双肽链的不同构成,可以将T细胞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TCRαβ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TCRγδT细胞的研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γδT细胞是一种自身反应性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持异议者。本文就γδ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9.
巢蛋白(nestin)是第Ⅵ类中间丝蛋白,主要在胚胎期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一过性表达。在正常细胞演变成肿瘤细胞过程中,巢蛋白又呈现返祖性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nestin阳性细胞散在的分布于垂体的前叶、中间部和神经部。但这些nestin阳性细胞是否包括了垂体前体细胞还不清楚。在垂体腺瘤的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检测到nestin的表达,推测它可作为垂体血管发生的一种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治疗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并发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4年6月157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发生87例次肺部并发症,其中15例患者发生2次以上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2%。直接死于肺部并发症者37例(23.6%),发生中位时间103d(1~886d)。其中细菌性肺炎32例,间质性肺炎8例,肺真菌病3例,肺水肿3例,肺结核2例,肺栓塞1例,2种或2种以上病原所致的肺部并发症38例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疾病状态、供受者关系、HLA配型相合程度及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移植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状态和广泛型cGVHD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肺部并发症是allo—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移植时疾病状态和广泛型cGVHD是与allo—HSCT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