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经典名方是中药方剂的杰出代表,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药宝库中最精华部分。为支持经典名方开发,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相关鼓励性政策,但是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目前还未能形成共识,因此经方的开发仍然任重道远。该文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对植物药研发、注册和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经典名方的实际,对其未来研发可能遇到的难关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首次提出了"基于传统制法的对照汤剂"用于经典名方"原汁原味"研发的一致性评价,强调在质量一致性策略中的全成分质量平衡一致性和生物效价一致性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和成品质控,同时提出应充分关注和考证处方的组成、剂量、药材基原等问题。此外,还就经典名方产品上市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提出了建议,以期达到能抛砖引玉,推动经典名方简化注册的进程。  相似文献   
42.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调节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品等领域。本文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降解、结构表征、结构修饰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闫利华  张启伟  王智民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10,41(10):1622-1624
目的研究三叶蔓荆Vitextrifoli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叶蔓荆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牡荆内酯(vitexilactone,1)、前牡荆内酯(previtexilactone,2)、乌苏酸(3)、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4)、白桦脂酸(5)、3,4-二羟基苯甲酸(6)、对羟基苯甲酸(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方-药"内在关系及其现代临床适应症、临床参考用量提供依据.全文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搜集了20...  相似文献   
45.
笔者拟针对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参考.首先,针对长期困惑行业的古代计量换算为现代计量单位的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认为"一两=3 g"更为合适.其次,针对从传统砂锅煎制的基准样品(ABS-C)的质量向实验室工艺、中试工艺、工业生产上的质量一致性转化的评价给出了评价模型和原则,...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三叶蔓荆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四氢铁杉脂素(detetrahydroconidendrin,Ⅰ)、黄荆胺A(vitedoamine A,Ⅱ)、蔓荆子黄素(Ⅲ)、木犀草素(Ⅳ)、大黄素(Ⅴ)、大黄酚(Ⅵ)、大黄素甲醚(Ⅶ)、正三十三烷(Ⅷ)。结论 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含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NMN含量,以对苯二酚为内标,延迟时间为4 s,采样次数为16次,以NMN中δ8.89的峰为定量峰,对苯二酚中δ 6.67的峰为内标定量峰,根据积分峰面积比与质量比计算NMN的含量.结果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中,NMN与内...  相似文献   
48.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泽泻的质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批泽泻药材与30批泽泻饮片进行测定,分别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8个萜类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泽泻特征图谱中呈现3个主要特征峰,以23-乙酰泽泻醇B(S)为参照物峰,泽泻烯醇和泽泻醇B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5,0.77。利用泽泻醇B与23-乙酰泽泻醇B的峰面积及其比值可以区分泽泻的产地。含量测定及PCA和PLS-DA结果表明,泽泻样品按产地可明显分成"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湖北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3类。不同产地泽泻中各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泽泻醇A和24-乙酰泽泻醇A在"广泽泻"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和"川泽泻"(P<0.000 1);"川泽泻"中泽泻醇B、泽泻醇C等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P<0.000 1)。该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泽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但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基本一致。研究结果阐明了泽泻的产地差异及其成分特征,可为泽泻药材、饮片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测多评技术作为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评价新模式和新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的科研和生产实际中,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重要定量评价手段。据统计,目前一测多评技术在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评价、多品种中药基源鉴定、炮制工艺及炮制品质量评价,原料药提取物、中间体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应用广泛,显示出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准确度高等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从论文发表数据统计看,近年来,一测多评相关研究论文逐年增长,从2006年提出至今,已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有关药材一测多评报道的研究160余篇,成方制剂近100篇,其他40余篇。该文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评价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根茎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及核苷类成分在水提过程中的转化途径。方法:采用大孔树脂,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HPLC指认石菖蒲水提液中的核苷类化学成分并考察其稳定性,通过核苷酸添加试验,研究石菖蒲水提过程中核苷类成分可能存在的转化途径。结果:从石菖蒲根茎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4个核苷或碱基类化合物,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个糠醛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苷(1),腺嘌呤(2),鸟苷(3),腺苷(4), 5-羟甲基糠醛(5),5-(羟基甲基)-1H-吡咯-2-甲醛(6),(threo)1',2'-dihydroxyasarone(7),(erythro)1',2'-dihydroxyasarone(8),acoraminol A(9),acoraminol B(10),菖蒲碱丙(11)。化合物1~4及胞苷可从石菖蒲水提液的HPLC色谱图中指认出来。石菖蒲超声提取0. 5 h水溶液中核苷类成分稳定性较差,超声提取3 h和回流提取0. 5 h水溶液中核苷类成分稳定性较好。石菖蒲在水提过程中,可能存在5'-胞苷酸向胞苷转化;单磷酸尿苷向尿苷转化;鸟苷酸向鸟苷转化;单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均可以向腺苷转化,腺苷进而向腺嘌呤转化。结论: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菖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进一步丰富了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组成。石菖蒲中核苷类成分的稳定性及转化途径研究为石菖蒲及其他含核苷类成分中药的分析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